詩詞典故·靈均
【出典】 《楚辭》戰國楚·屈原《離騷》:“皇覽揆余初度兮,肇賜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p>
【釋義】 靈均為戰國楚詩人屈原之字。他以賢遭忌,忠而被逐,含憤投江而死。
【例句】 ①靈均去后楚山空,澧陽蘭芷無顏色。(蘇軾《歸朝歡》[我夢扁舟浮震澤]282)蘇軾被貶惠州途中作此詞送友人蘇堅(伯固)往澧陽(今湖南澧縣),詞中引屈原切合湖南,對蘇堅此去繼承前賢寫出佳作抱有希望。②興來吟詠,靈均誰謂今絕。(姚述堯·次劉周翰韻》1549)這里以繼承屈原詩懷自命。③蘭佩芳菲無人問,嘆靈均、欲向重華訴。(辛棄疾《賀新郎·和徐斯遠下第謝諸公載酒相訪韻》1929)這里用屈原《離騷》賦意,對徐氏懷才落第表示同情。④滴露研朱,披肝作紙,細寫靈均孤憤篇。(黃師參《沁園春·餞鄭金部去國》2718)這里用屈原作《離騷》諸賦喻指鄭氏在京城輸忠進言。
上一篇:典故《靈地生俊杰》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靈寶》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