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
課文導讀
列子, 名御寇, 戰國時鄭 (河南) 人, 與鄭繆公同時被道家尊為前輩, 其學問本于黃帝、 老子, 主和貴 “虛”, 即虛靜無為。 相傳編著 《列子》 一書, 但據考證, 《列子》 一書在漢朝以后就已失散, 現今流傳的 《列子》 是東晉人搜集有關的古代資料編纂而成的, 書中保存了不少先秦時代的民間故事、 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 如 《杞人憂天》 《歧路亡羊》 《愚公移山》 等, 它們寓意深刻, 形象鮮明, 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這篇短文寫兩個小孩兒對太陽在早上和中午時離地球上人的遠近有不同的看法,各持一端, 爭執不下, 連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斷, 以此說明人們懂得的東西總是有限的,知識無窮盡, 即使是博學多聞的孔子也會有所不知。 這篇短文還反映了古人為認識自然、 探索客觀事理而獨立思考、 大膽質疑的精神。
本文先寫孔子路遇兩小兒爭辯, 然后擺出兩小兒的不同看法, 繼而提出兩小兒所持看法的依據, 最后寫孔子不能作出判斷而受到譏笑。 全文僅一百多字, 語言簡潔,層次分明, 主要通過對話來表現人物, 展開情節。
課文注譯
孔子東游(2),見兩小兒辯斗(3)。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4)日始(5)出時去(6)人近,而日中(7)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8)日中則如盤盂(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11)?”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2),及其日中如探湯(13),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4)也。
兩小兒笑(15)曰:“孰(16)為汝多知(17)乎?”
(1) 〔東〕 名詞作狀語, 去東方。 (2) 〔游〕 游歷。 (3)〔辯斗 〕 爭辯 , 爭論 。 (4) 〔以 〕 認為 。 (5) 〔始 〕剛。 (6) 〔去〕 距離。 (7) 〔日中〕 正午。 (8) 〔及〕 到了。 (9) 〔盤盂〕 盛物的器皿, 圓者為盤, 方者為盂。(10) 〔為〕 是。(11) 〔乎〕 表疑問語氣, 嗎。 (12) 〔滄滄涼涼〕 形容清涼的感覺。 (13) 〔探湯〕 把手伸進熱水里。 湯, 熱水。 (14) 〔決〕 決斷。 (15) 〔笑〕 譏笑, 嘲笑。 (16) 〔孰〕 誰。 (17) 〔知〕 通 “智”, 聰明。
問題與探究
1. 《兩小兒辯日》 中兩小兒辯論早晨太陽近而冷, 中午太陽遠而熱的原因是什么?你能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嗎?
2. 你怎樣看待兩小兒對孔子的譏笑?
文章鏈接
盲人識日
蘇 軾
為生而眇者不識日, 問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 “日之狀如銅盤。” 扣盤而得其聲。 他日聞鐘, 以日也。 或告之曰: “日之光如燭。” 捫(2)燭而得其形。 他日揣龠(3),以為日也。 與鐘、 龠亦遠矣, 而眇者不知其異, 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
注釋:
(1) 〔眇 (miǎo)〕 泛指眼瞎。 (2) 〔捫 (mén)〕 摸。 (3) 〔龠 (yuè)〕 古代的一種管樂器。
譯文:
生來就眼瞎的人不知道太陽是什么樣子, 去問看得見的人。 有人告訴他說: “太陽的形狀像銅盤。” (他于是) 敲銅盤就聽到了它的聲音。 后來有一天他聽到鐘的聲音, 以為就是太陽了。 又有人告訴他說: “太陽光像蠟燭。” (他于是) 摸蠟燭便曉得了它的形狀。 后來有一天他摸到了龠, 以為就是太陽了。 太陽和鐘、 龠的差別也夠大的了, 可是生來就眼瞎的人不知道它們的不同, 這是因為他不曾見過而只向別人打聽的結果。
綜合能力測試題
一、 文學常識填空。
《夸父逐日》 選自 《_________》。 其書內容主要為民間傳說中的_________, 保存了不少遠古傳說中的_________。 《兩小兒辯日》 選自 《_________》 其書內容多為民間故事、_________和_________ 。
二、 文言文為了簡約, 常把前面出現過的成分省略掉, 試根據語境填出下列句中省略的詞語。
1. ( ) 飲于河渭
2. ( ) 化為鄧林
3. ( ) 問其故
三、 解釋下列各組句中加點的詞。
1. 化為鄧林
孰為汝多知乎
2. 一兒以日初出遠
或以錢幣乞之
3. 問其故
其詩以養父母, 收族為意
不能名其一處也
4.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待君久不至, 已去
四、 下列句中 “而” 字的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 )
A.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B. 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C. 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D. 未至, 道渴而死。
五、 該如何認識 《精衛填海》 一文中 “精衛鳥” 的填海之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夸父逐日》 與 《兩小兒辯日》 這兩篇短文都是有關 “太陽” 的話題, 但二者存在很多不同。 試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夸父逐日初中文言文閱讀|注解
下一篇:狼初中文言文閱讀|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