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唐代·答朱載言書》簡析
李翱著。見《李文公集》。李翱繼承韓愈文道一致,務去陳言,詞必己出的文學觀點。這封信中著重論述“創意”與“造言”兩個問題,提出“創意造言,皆不相師”的觀點,比韓愈的“師其意,不師其詞”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創意方面,他認為“義深意遠”是作家創意的共同標準,但作家都應有不同創見,不能陳陳相因。造言方面,他認為“詞工”是作家造言的共同標準,但語言之工來自內容:“義深則意遠,意遠則理辨,理辨則氣直,氣直則詞盛,詞盛則文工。”他批判當時尚異、好理、溺時、病時、愛難、愛易等六種偏見,這些都是“未識文章之所主”。最后提出文行一致、文道一致的重要性。信中的這些論點推動了當時古文運動的進展。
上一篇:《散文·宋金元·答張文潛書》簡析
下一篇:《散文·兩漢·答蘇武書》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