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
課文導讀
本文是范仲淹在鎮守西北邊疆期間的感懷之作。 詞的上片重在寫景, 描寫塞下秋景; 下片集中抒發了身處邊塞的征人之情。
范仲淹在這首詞中反映的是自己身臨目見的景物, 表達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們的感情, 所以全詞讀來真切感人。 詞的意境悲涼、 壯闊, 形象鮮明、 生動, 語言質樸凝練, 從題材、 情調和藝術方面來說, 它都為宋詞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 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課文注譯
塞下(2)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3)連角起,千嶂(4)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 選自 《唐宋名家詞選》。 漁家傲, 詞牌名。 (2) 〔塞下〕 邊界要塞之地, 這里指西北邊疆。 (3) 〔邊聲〕邊塞所特有的聲音, 如大風、 號角、 羌笛、 馬嘯的聲音。 (4) 〔千嶂〕 崇山峻嶺。
問題與探究
這首詞題為 “秋思”, 你認為作者抒發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文章鏈接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 中間多少行人(2)淚。
西北望長安, 可憐無數山(3)。
青山遮不住, 畢竟東流去(4)。
江晚正愁予, 山深聞鷓鴣。
注釋:
(1) 〔郁孤臺下清江水〕 郁孤臺, 在贛州市西南, 一名賀南山, 山形郁然孤立, 故名郁孤。 清江,指章江, 流合入贛江。 (2) 〔行人〕 指北來的旅客, 這里面有遭到金人南侵而流離失所的人民, 也有悵望故鄉的遷客、 游子。 (3) 〔西北望長安, 可憐無數山〕 長安, 漢唐舊都, 這里借指汴京等淪陷入金的北方土地。 可憐, 可惜、 可嘆。 這里的意思說, 引領向西北望去, 可惜無數山峰遮住遠目; 意指在投降派阻撓之下, 主戰派建議不被采納, 中原尚未收復。 (4) 〔青山遮不住, 畢竟東流去〕 遮不住, 指遮攔不住清江流水。 畢竟, 終于。 東流去, 指清江水奔流直下。 這里用水流就下, 不能遮擋,暗喻國事日非往昔。
譯文:
郁孤臺下清江的流水中, 有多少流離失所的人民以及悵望故鄉的遷客、 游子的眼淚!
引領向西北望去, 可惜無數山峰遮住眼目。
青山遮攔不住清江流水, 它終于奔流而下, 不能阻擋。
江上已是暮色彌漫, 正使我發愁, 深山里又響起一片鷓鴣鳴聲, 真是愁上加愁,憤懣已極。
上一篇:望江南初中文言文閱讀|注解
下一篇:江城子·密州出獵初中文言文閱讀|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