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雞蟲得失
【出典】 唐·杜甫《縛雞行》:“小奴縛雞向市賣,雞被縛急相喧爭。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蟲雞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縛。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見《全唐詩》卷二二一)
【釋義】 杜甫詩以“雞蟲得失無了時”為喻,感嘆世間細微的得失之慮永無終止。
【例句】 ①遇坎乘流隨分了,雞蟲得失能多少。(周紫芝《漁家傲》[遇坎乘流隨分了]881)這里用以表示自己不把得失進退之慮放在心上。②坐見如云秋稼,莫問雞蟲得失,鴻鵠下翩翩。(張元干《水調歌頭》[平日幾經過]1077)這里借以表示擺脫得失紛爭。③燕蝠塵中,雞蟲影里,見了還追逐。(范成大《酹江月》[浮生有幾]1626)這里用來喻指追逐利祿。作者對此,不以為然。④漫紛紛、雞蟲厚薄,燕鴻來去。(京鏜《賀新郎·中秋》1847)這里用以喻指塵俗的得失煩擾。⑤白衣蒼狗須臾改,久冥心、雞蟲得失,鷃鵬遲快。(李昴英《賀新郎·餞廣帥馬方山赴召》2868)這里用來表示自己對進退出處的得失早已看透。
上一篇:典故《雞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雞距》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