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蒲松齡
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此物故非西產(chǎn);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jìn),試使斗而才,因責(zé)常供。令以責(zé)之里正(11)。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12)養(yǎng)之,昂(13)其直(14),居為奇貨。里胥(15)猾黠(16),假(17)此科(18)斂(19)丁口(20),每責(zé)一頭,輒傾(21)數(shù)家之產(chǎn)。
邑(22)有成名者,操(23)童子(24)業(yè),久不售(25)。為人迂訥(26),遂為猾胥報(bào)(27)充里正役,百計(jì)營謀(28)不能脫。不終歲,薄產(chǎn)累(29)盡。會(huì)(30)征促織,成不敢斂(31)戶口,而又無所(32)賠償,憂悶欲死。妻曰:“死何裨(33)益?不如自行搜覓,冀(34)有萬一(35)之得。”成然(36)之。早出暮歸,提竹筒絲籠,于敗(37)堵(38)叢草處,探石發(fā)穴,靡(39)計(jì)不施(40),迄(41)無濟(jì)(42)。即捕得三兩頭,又劣(43)弱不中(44)于款(45)。宰(46)嚴(yán)限追比(47),旬(48)余,杖(49)至百,兩股(50)間膿血流離(51),并(52)蟲亦不能行捉矣。轉(zhuǎn)側(cè)(53)床頭,惟思自盡。
時(shí)(54)村中來一駝背巫(55),能以神卜(56)。成妻具(57)資(58)詣(59)問。見紅女(60)白婆(61),填塞(62)門戶。入其舍,則密室(63)垂簾,簾外設(shè)香幾(64)。問者爇(65)香于鼎(66),再拜。巫從旁望空代祝(67),唇吻翕(68)辟(69),不知何詞。各各竦(70)立以聽。少間(71),簾內(nèi)擲一紙出,即道(72)人意中事,無毫發(fā)(73)爽(74)。成妻納(75)錢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頃(76),簾動(dòng),片紙拋落。拾視之,非字而畫:中繪(77)殿(78)閣(79),類蘭若(80);后小山下,怪石亂臥,針針(81)叢棘(82),青麻頭伏焉(83);旁一蟆,若將躍舞。展玩(84)不可曉。然睹促織,隱中(85)胸懷。折藏之,歸以示(86)成。
成反復(fù)自念(87),得無(88)教我獵蟲所(89)耶?細(xì)瞻(90)景狀,與村東大佛閣逼似(91)。乃強(qiáng)起扶杖,執(zhí)(92)圖詣(93)寺后,有古陵(94)蔚(95)起。循(96)陵而(97)走,見蹲石鱗鱗(98),儼然(99)類畫。遂(100)于蒿萊中側(cè)聽徐(101)行,似尋(102)針芥。而(103)心目耳力俱(104)窮(105),絕無蹤響。冥搜(106)未已(107),一癩頭蟆猝然(108)躍去。成益(109)愕(110),急逐趁(111)之,蟆入草間。躡跡(112)披求,見有蟲伏棘根(113)。遽(114)撲之(115),入石穴中。掭(116)以(117)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118)出,狀極俊健。逐(119)而(120)得之。審(121)視,巨身修(122)尾,青項(xiàng)(123)金翅。大喜,籠(124)歸,舉(125)家慶賀,雖連城拱璧(126)不啻(127)也。上于盆而養(yǎng)之,蟹白栗黃(128),備(129)極護(hù)愛,留待限期,以(130)塞(131)官責(zé)(132)。
成有子九歲,窺(133)父不在,竊(134)發(fā)(135)盆。蟲躍擲(136)徑(137)出,迅不可捉。及(138)撲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須(139)就斃(140)。兒懼,啼告母。母聞之,面色(141)灰死,大驚曰。“業(yè)根(142),死期至矣!而(143)翁歸,自與汝復(fù)算(144)耳!”兒涕(145)而去。
未幾(146),成歸,聞妻言,如被(147)冰雪。怒索(148)兒,兒渺然(149)不知所往。既而(150)得其尸于井,因而(151)化怒為悲,搶(152)呼欲絕。夫妻向隅(153),茅舍無煙,相對(duì)默然,不復(fù)聊賴(154)。日將暮,取兒藁葬(155)。近撫之,氣息惙然(156)。喜置榻(157)上,半夜復(fù)(158)蘇(159)。夫妻心稍慰,但(160)兒神氣(161)癡(162)木(163),奄奄(164)思睡。成顧(165)蟋蟀籠虛,則氣斷聲吞(166),亦不復(fù)以兒為念。自昏達(dá)曙(167),目不交睫(168)。東曦既駕(169),僵臥長愁。忽聞門外蟲鳴,驚起覘視(170),蟲宛然(171)尚(172)在。喜而(173)捕之,一鳴輒(174)躍去,行且(175)速。覆(176)之以掌,虛(177)若無物;手裁(178)舉(179),則又超忽(180)而躍。急趨(181)之,折過墻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顧(182),見蟲伏壁上。審諦(183)之,短小,黑赤色,頓(184)非前物。成以(185)其小,劣(186)之。惟(187)徬徨(188)瞻顧(189),尋所逐者。壁上小蟲忽躍落襟袖間。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190),意(191)似良。喜而收之。將獻(xiàn)公堂(192),惴惴(193)恐不當(dāng)(194)意,思試之斗以覘(195)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196)馴養(yǎng)一蟲,自名(197)“蟹殼青”,日(198)與子弟(199)角(200),無不勝。欲居(201)之以為(202)利,而高其直,亦無售者(203)。徑造廬(204)訪成,視成所蓄,掩口胡盧(205)而笑。因(206)出己蟲,納(207)比籠(208)中。成視之,龐然(209)修偉,自增慚怍(210),不敢與(211)較(212)。少年固(213)強(qiáng)(214)之。顧(215)念(216)蓄劣物終(217)無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218)納斗盆。小蟲伏不動(dòng),蠢若木雞(219)。少年又大笑。試以豬鬣(220)毛撩撥蟲須(221),仍不動(dòng)。少年又笑。屢(222)撩(223)之,蟲暴怒(224),直(225)奔,遂(226)相(227)騰(228)擊(229),振奮作聲。俄(230)見小蟲躍起,張尾伸須,直龁(231)敵領(lǐng)(232)。少年大駭(233),急解(234)令休止。蟲翹(235)然矜(236)鳴,似(237)報(bào)主知。成大喜。方(238)共(239)瞻玩(240),一雞瞥(241)來,徑進(jìn)以啄。成駭立愕(242)呼,幸(243)啄不中,蟲躍去尺有咫(244)。雞健(245)進(jìn),逐逼(246)之,蟲已在爪下矣。成倉猝(247)莫(248)知所救(249),頓(250)足失色。旋(251)見雞伸頸擺撲(252),臨(253)視,則蟲集(254)冠上,力叮不釋(255)。成益驚喜,掇(256)置籠中。
翼日(257)進(jìn)宰,宰見其小,怒呵(258)成。成述(259)其異(260),宰不信。試與他(261)蟲斗,蟲盡(262)靡(263)。又試之雞(264),果(265)如成言。乃賞成,獻(xiàn)諸(266)撫軍(267)。撫軍大悅,以金籠進(jìn)上(268),細(xì)疏(269)其能。既(270)入宮中,舉(271)天下所貢蝴蝶、螳螂、油利撻、青絲額(272)一切異狀(273)遍試之,無出其右(274)者。每聞琴瑟(275)之聲,則應(yīng)節(jié)(276)而舞。益奇之(277)。上大嘉(278)悅,詔(279)賜撫臣名馬衣緞。撫臣不忘所自,無何(280),宰以卓異(281)聞。宰悅,免成役。又囑學(xué)使俾(282)入邑庠(283)。后歲余,成子精神復(fù)舊(284),自言身化促織,輕捷(285)善斗,今始(286)蘇(287)耳。撫軍亦厚(288)賚(289)成。不數(shù)年,田百頃(290),樓閣萬椽,牛羊蹄躈(291)各千計(jì)(292);一出門,裘(293)馬過(294)世家(295)焉。
異史氏(296)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過此已忘;而奉行者即為定例(297)。加以官貪吏虐(298),民日(299)貼婦(300)賣兒,更無休止。故天子一跬(301)步,皆關(guān)(302)民命,不可忽(303)也!獨(dú)(304)是(305)成氏子(306)以蠹(307)貧,以促織富,裘馬揚(yáng)揚(yáng)(308)。當(dāng)其為里正,受撲(309)責(zé)(310)時(shí),豈(311)意(312)其至此哉!天將以酬(313)長厚者(314),遂使撫臣、令尹(315),并(316)受促織恩蔭(317)。聞之:一人飛升,仙(318)及(319)雞犬。信(320)夫!”
【注釋】宣德:明宣宗年號(hào)(1426—1435)。
尚:崇尚,愛好。
歲:名詞作狀語,每年。
故:原來,本來。
西:此指陜西。
華陰令:華陰縣縣令。
上官:上級(jí)官員。
才:名詞作動(dòng)詞,有才干。這里指善斗。
因:副詞,于是。
以:介詞,把。
(11)里正:鄉(xiāng)官,或稱里長。
(12)籠:名詞作狀語,用籠子。
(13)昂:使動(dòng)詞,使……高,抬高。
(14)直:通“值”,價(jià)格。
(15)里胥:管理鄉(xiāng)里事務(wù)的公差。
(16)猾黠(xiá):狡詐。
(17)假:借。
(18)科:征稅。
(19)斂:搜刮。
(20)丁口:老百姓。
(21)傾:使動(dòng)詞,使……破產(chǎn)。
(22)邑:縣城。
(23)操:從事……行業(yè)。
(24)童子:童生,科舉時(shí)代沒有考取秀才的讀書人,不論年紀(jì)大小,都稱為“童生”。
(25)售:考中。
(26)迂訥(yūnè):謹(jǐn)慎而不善言辭。
(27)報(bào):上報(bào)。
(28)營謀:謀求,指求得免職。
(29)累:牽連,妨礙。
(30)會(huì):副詞,恰好。
(31)斂:征收。
(32)無所:沒有什么財(cái)物。
(33)裨:益處,好處。
(34)冀:希望。
(35)萬一:萬分之一,極言其少。
(36)然:認(rèn)為正確。
(37)敗:殘破。
(38)堵:墻壁。
(39)靡:否定詞,沒有什么。
(40)施:實(shí)施。
(41)迄:終究。
(42)濟(jì):成功。此處指結(jié)果。
(43)劣:低劣。
(44)中(zhòng):合乎。
(45)款:規(guī)格。
(46)宰:邑宰,縣的長官。
(47)追比:追征。
(48)旬:十天為一旬。
(49)杖:名詞作動(dòng)詞,用板子打。
(50)股:大腿。
(51)流離:淋漓。
(52)并:連詞,且,表遞進(jìn)。
(53)轉(zhuǎn)側(cè):輾轉(zhuǎn)反側(cè)。
(54)時(shí):名詞作狀語,這時(shí)。
(55)巫:以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yè)的人。通常女為巫,男為覡(xí)。
(56)卜:預(yù)測(cè)吉兇。
(57)具:備辦。
(58)資:錢財(cái)。
(59)詣:到……去。
(60)紅女:紅妝的少女。
(61)白婆:白發(fā)的老婆婆。
(62)填塞:充滿。
(63)室:內(nèi)房。
(64)幾:小桌子。
(65)爇(ruò):點(diǎn)燃。
(66)鼎:古代青銅鑄成的烹煮器物,三足兩耳。這里指鼎式香爐。
(67)祝:祈禱。
(68)翕(xī):收起,合上。
(69)辟:開。
(70)竦(sǒng):肅敬。
(71)少間:表時(shí)間的詞語,一會(huì)兒。
(72)道:說,這里是“寫”的意思。
(73)毫發(fā):毫毛和頭發(fā),形容細(xì)微。
(74)爽:差錯(cuò)。
(75)納:交納。
(76)食頃:表時(shí)間的詞語,一頓飯的工夫。
(77)繪:描繪。
(78)殿:高大的屋宇。
(79)閣:小樓。
(80)蘭若:梵文“阿蘭若”的簡稱,意為寺廟。
(81)針針:針刺密布之狀。
(82)棘:有刺的灌木。
(83)焉:兼詞,相當(dāng)于“于是”、“于之”,意為在那里。
(84)展玩:展開玩味揣摩。
(85)中(zhòng):合乎。
(86)示:給……看。
(87)念:思考。
(88)得無……耶:文言固定格式,表揣度語氣,意為“莫不是……吧”或“恐怕是……吧”。
(89)所:處所,地方。
(90)瞻:觀看。
(91)逼似:非常相似。
(92)執(zhí):拿。
(93)詣:到……去。
(94)陵:陵墓。
(95)蔚:高大。
(96)循:介詞,順著,沿著。
(97)而:連詞,表修飾。
(98)鱗鱗:形容石頭層層疊疊之狀。
(99)儼然:宛然,如同真的。
(100)遂:于是。
(101)徐:慢慢地。
(102)尋:尋找。
(103)而:連詞,表轉(zhuǎn)折,但是。
(104)俱:副詞,都。
(105)窮:盡。
(106)冥搜:用盡心思搜索。冥,深入。
(107)已:停止。
(108)猝(cù)然:突然。
(109)益:副詞,更加。
(110)愕:驚奇。
(111)逐趁:追趕。
(112)躡跡:跟蹤。躡,追隨。
(113)伏棘根:即“伏于棘根”。
(114)遽:副詞,急速。
(115)之:代蟋蟀。
(116)掭(tiàn):撩撥。
(117)以:介詞,用,拿。
(118)始:才。
(119)逐:追趕。
(120)而:表順承的連詞,不譯。
(121)審:仔細(xì)。
(122)修:長。
(123)項(xiàng):脖子的后部。
(124)籠:名詞作動(dòng)詞,用籠子裝著。
(125)舉:全。
(126)拱璧:大璧。極言其珍貴。拱,兩手相合。
(127)啻(chì):止。
(128)蟹白栗黃:蟹肉和栗子肉,指喂養(yǎng)蟋蟀的精飼料。
(129)備:完備。
(130)以:用來。
(131)塞:應(yīng)付。
(132)責(zé):要求。
(133)窺:偷看。
(134)竊:暗中,偷偷地。
(135)發(fā):打開。
(136)擲:跳。
(137)徑:直接,徑直。
(138)及:等到。
(139)斯須:一會(huì)兒,一刻工夫。
(140)就斃:終,死。
(141)面色:臉色。
(142)業(yè)根:禍種,惹禍的東西。業(yè),業(yè)障,佛教用語,罪惡的意思。
(143)而:通“爾”,你。
(144)復(fù)算:再算賬,追究。
(145)涕:流著眼淚。
(146)未幾:不久。
(147)被:覆蓋。
(148)索:尋找。
(149)渺然:沒有蹤影。
(150)既而:不久。
(151)因而:“因之而”的省略,與現(xiàn)代漢語的連詞“因而”用法不同。
(152)搶(qiāng):以頭撞地。
(153)向隅:面對(duì)墻角。
(154)聊賴:依靠,引申為生趣。
(155)藁葬:用草席裹著尸體埋葬。藁,通“稿”,名詞作狀語。
(156)惙(chuò)然:氣息短而弱的樣子。
(157)榻(tà):床。
(158)復(fù):又。
(159)蘇:蘇醒。
(160)但:只。
(161)神氣:神情。
(162)癡:呆傻。
(163)木:麻木。
(164)奄奄:氣息微弱。
(165)顧:回頭看。
(166)氣斷聲吞:出不來氣,說不出話,形容極度悲傷。
(167)曙:天亮。
(168)交睫:合眼。
(169)東曦既駕:東方的太陽已經(jīng)升起。東曦,指日神東君。曦,日光。既駕,已經(jīng)乘車出來了。
(170)覘(chān)視:窺看。
(171)宛然:好像。
(172)尚:還。
(173)而:連詞,表修飾,譯為“地”。
(174)輒(zhé):就。
(175)且:還。
(176)覆:蓋。
(177)虛:空空的。
(178)裁:通“才”,剛才。
(179)舉:抬起。
(180)超忽:形容跳得輕快而高。
(181)趨:奔向,引申為追逐。
(182)顧:回頭看。
(183)審諦:仔細(xì)看。
(184)頓:副詞,馬上。
(185)以:因?yàn)椤?br />
(186)劣:形容詞的意動(dòng)用法,以之為劣。
(187)惟:只。
(188)徬徨:轉(zhuǎn)來轉(zhuǎn)去。
(189)瞻顧:四下看。
(190)脛:小腿。
(191)意:心想。
(192)公堂:官府辦公的地方,指官府。
(193)惴惴:恐懼的樣子。
(194)當(dāng):合乎。
(195)覘:觀察。
(196)好事者:游手好閑的人。
(197)名:動(dòng)詞,命名。
(198)日:時(shí)間名詞作狀語,每天,天天。
(199)子弟:年輕人。
(200)角:角斗比賽。
(201)居:積蓄。
(202)以為:以之為。以,憑借。之,代蟋蟀。為,得到。
(203)售者:指買的人。售,本指賣。
(204)造廬:到家。廬,房屋。
(205)胡盧:笑的樣子。
(206)因:連詞,于是。
(207)納:放入。
(208)比籠:并放著的籠子。比,并列。
(209)龐然:巨大的樣子。
(210)慚怍(zuò):慚愧。
(211)與:跟,后面省略了賓語“之”(蟋蟀)。
(212)較:較量。
(213)固:堅(jiān)決,堅(jiān)持。
(214)強(qiáng)(qiǎng):迫使。
(215)顧:但是。
(216)念:想。
(217)終:終究。
(218)合:一起。
(219)蠢若木雞:形容神貌呆笨的樣子。
(220)豬鬣(liè):豬鬃。鬣,鳥類頸上的長毛。
(221)須:觸須。
(222)屢:多次。
(223)撩:挑逗。
(224)暴怒:大怒。
(225)直:徑直。
(226)遂:于是。
(227)相:互相。
(228)騰:跳躍。
(229)擊:進(jìn)攻。
(230)俄:不久,一會(huì)兒。
(231)龁(hé):咬。
(232)領(lǐng):脖子。
(233)駭:驚慌。
(234)解:分開。
(235)翹:舉。
(236)矜(jīn):夸耀。
(237)似:好像。
(238)方:正。
(239)共:共同。
(240)玩:欣賞,觀賞。
(241)瞥(piē):短時(shí)間地大略看看。
(242)愕:驚慌。
(243)幸:幸虧。
(244)尺有咫(zhǐ):一尺多。有,通“又”。咫,八寸。
(245)健:強(qiáng)壯有力的樣子。
(246)逼:迫近。
(247)倉猝(cù):匆忙。
(248)莫:不。
(249)所救:救的辦法。所,特別代詞,代辦法。
(250)頓:跺。
(251)旋:不久。
(252)擺撲:撲騰。
(253)臨:走近。
(254)集:止,落。
(255)釋:放,舍棄。
(256)掇(duō):拾取。
(257)翼日:第二天。翼,通“翌(yì)”。
(258)呵:斥責(zé)。
(259)述:敘述。
(260)異:形容詞作名詞,非凡的本領(lǐng)。
(261)他:別的,其他的。
(262)盡:都。
(263)靡:向后倒。這里指失敗。
(264)試之雞:即“試之以雞”的省略。
(265)果:果然。
(266)諸:兼詞,相當(dāng)于“之于”。
(267)撫軍:官名,巡撫的別稱,總管一省的民政和軍政。
(268)上:皇帝。秦漢以后對(duì)皇帝的尊稱。
(269)疏:陳述。
(270)既:已經(jīng)。
(271)舉:全。
(272)蝴蝶……青絲額:都是蟋蟀的名字。
(273)異狀:奇異的形狀。
(274)出其右:在它之上。右,古以右為尊,指前面,上面。
(275)琴瑟:我國古代的兩種弦樂器。
(276)應(yīng)節(jié):和著節(jié)拍。應(yīng),應(yīng)和。
(277)奇之:認(rèn)為它奇異。奇,意動(dòng)用法。
(278)嘉:贊賞。
(279)詔:頒詔。
(280)無何:沒多久。
(281)卓異:才能優(yōu)異。卓,突出。異,不一般。
(282)俾(bì):使,讓。
(283)入邑庠(xiáng):進(jìn)入縣學(xué),即做秀才。邑,縣。庠,學(xué)校。
(284)復(fù)舊:恢復(fù)往日的樣子。
(285)捷:快捷。
(286)始:才。
(287)蘇:蘇醒。
(288)厚:豐厚。
(289)賚(lài):賞賜。
(290)百頃:和下文“萬椽(chuán)”,都極言其多。
(291)蹄躈(qiào):牛羊的腳。古時(shí)用以計(jì)算牲畜的頭數(shù)。
(292)千計(jì):是說很多,不是實(shí)數(shù)。
(293)裘:皮衣。
(294)過:超過。
(295)世家:世代做官的人家。
(296)異史氏:作者自稱。《聊齋志異》里記述了許多怪異的事,所以稱“異史”。作者采用這種方式加以評(píng)論,表明看法。
(297)定例:固定的章程。
(298)虐:殘酷。
(299)日:名詞作狀語,一天天地。
(300)貼婦:把妻子作抵押品去借錢。
(301)跬(kuǐ):半步。
(302)關(guān):關(guān)系到。
(303)忽:忽略,不重視。
(304)獨(dú):唯獨(dú)。
(305)是:此。
(306)成氏子:姓成的人。子,對(duì)人的尊稱,指成名。
(307)蠹:蛀蟲,指胥吏。
(308)揚(yáng)揚(yáng):得意的樣子。
(309)撲:拷打。
(310)責(zé):責(zé)罰。
(311)豈:難道,表反詰的副詞。
(312)意:想。
(313)酬:報(bào)答。
(314)長厚者:老實(shí)厚道的人。
(315)令尹:縣官。
(316)并:一起。
(317)恩蔭(yìn):得到恩惠蔭庇。
(318)仙:成仙,名詞作動(dòng)詞。
(319)及:連帶著。
(320)信:確實(shí)。
【譯文】明朝宣德年間,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戲,每年都要向民間征收。這東西本來不是陜西出產(chǎn)的;有個(gè)華陰縣縣官想巴結(jié)上司,把一只蟋蟀獻(xiàn)上去,試著讓它角斗,卻很善斗,于是責(zé)令他經(jīng)常供應(yīng)。縣官又把這差事派給各鄉(xiāng)里正。集市上游手好閑的年輕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籠子養(yǎng)起來,抬高它的價(jià)格,儲(chǔ)存起來當(dāng)作珍奇的貨物。鄉(xiāng)里的差役們很狡詐,借這個(gè)名義向老百姓攤派費(fèi)用,每攤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幾戶人家破產(chǎn)。
縣里有個(gè)叫成名的人,讀書考秀才,但多次沒有考中。為人拘謹(jǐn),不善言辭,就被刁詐的小吏報(bào)到縣里充當(dāng)里正的差使,想盡辦法謀求都不能擺脫。不到一年,微薄的家產(chǎn)便耗盡了。正好趕上朝廷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向百姓征收,又沒有財(cái)物抵償,憂愁苦悶想要尋死。他妻子說:“死有什么用處呢?不如自己去尋找,也許還有希望捉到一兩只呢。”成名認(rèn)為妻子的話很對(duì)。就早出晚歸,提著竹筒絲籠,在坍塌的墻壁和草叢里,挖石頭掏大洞,沒有什么辦法不使用的,最終還是無濟(jì)于事。即使捉到三兩只,也是很弱很小不合規(guī)格。縣官嚴(yán)定限期,催促交納,十多天里,成名挨的板子多到上百下,兩條大腿之間膿血淋漓,連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來覆去只想自殺。
這時(shí)村里來了個(gè)駝背巫婆,(她)能借鬼神預(yù)卜兇吉。成名的妻子準(zhǔn)備了錢財(cái)?shù)剿淖∷鶈柌贰V灰娂t顏少女和白發(fā)婆婆,擠滿門口。成名的妻子走進(jìn)巫婆的屋里,只看見暗室拉著簾子,簾外擺著香案。問卜的人在香爐上上香,拜了又拜。巫婆在旁邊望著空中代人祈禱,嘴唇一合一張,不知念些什么詞。大家都肅敬地站著聽。一會(huì)兒,簾內(nèi)丟了一張紙片出來,上面就寫著問卜人心中的事,沒有絲毫差錯(cuò)。成名的妻子把錢放在案上,燒香跪拜像前邊的人一樣。一頓飯工夫,簾子動(dòng)了,一片紙拋落下來了。拾起一看,不是字而是畫:中間畫著殿閣,就像寺廟;殿閣后面的小山下,奇形怪狀的石頭橫七豎八地堆砌著,帶刺的荊棘叢生著,一只青麻頭蟋蟀伏在那里;旁邊有一只癩蛤蟆,好像要跳起來的樣子。她展開看了一陣,不懂什么意思。但是看到畫中的蟋蟀,又暗暗地合了心意。就把紙片折疊起來放好,回家拿給成名看。
成名反復(fù)思索,這莫非是暗示我捉蟋蟀的地方嗎?細(xì)看畫上的景物,和村東的大佛閣很相似。于是勉強(qiáng)起來拄著拐杖,拿著圖來到寺廟的后面,有一座古墳高高隆起。成名沿著古墳向前走,只見蹲著的石頭像魚鱗似的排列著,真像那張畫上所畫的。他于是在野草中一面?zhèn)榷?xì)聽一面慢走,如同尋找小針小草一樣細(xì)心。然而心力、視力、耳力都用盡了,也全然沒有發(fā)現(xiàn)蟋蟀的蹤跡和叫聲。他用盡心思搜尋不止,突然一只癩蛤蟆跳過去了。成名更加驚奇了,急忙去追它,癩蛤蟆卻跳入草中。他便跟著蛤蟆的蹤跡分開叢草去尋找,只見一只蟋蟀趴在棘根下面。他急忙捕捉,蟋蟀跳進(jìn)了石洞。他用細(xì)草撩撥,蟋蟀不出來;又用竹筒取水灌進(jìn)石洞里,蟋蟀才出來,形狀極其俊美健壯。他便追趕著抓住了它。仔細(xì)一看,它粗身長尾,青色的脖項(xiàng),金色的翅膀。成名特別高興,用籠子裝上提回家,全家慶賀,即使價(jià)值連城的寶玉也比不上。把蟋蟀放到盆子里養(yǎng)起來,用蟹肉栗子粉喂它,愛護(hù)備至,留著等待期限一到,拿它送到縣里去交差。
成名有個(gè)兒子九歲,看到父親不在家,偷著打開盆蓋。蟋蟀跳躍著直接蹦了出來,快得不能捕捉。等抓到手里,已經(jīng)大腿折斷肚子破裂了,一會(huì)兒就死了。兒子害怕了,哭著告訴母親。母親聽說了這件事,臉色變得像死灰一樣,十分驚恐地說:“禍根,你的死期到了!你的父親回來,自然會(huì)跟你再算賬的!”兒子流著眼淚離開了。
不久,成名回來,聽了妻子的話,全身好像覆蓋上冰雪。憤怒地尋找兒子,兒子無影無蹤不知到哪里去了。后來在井里找到他的尸體,于是化怒氣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絕。夫妻對(duì)著墻角哭泣,茅屋里沒有炊煙,互相望著不吭聲,不再有生趣。天快晚了,才拿上草席準(zhǔn)備把兒子埋葬。走近撫摸兒子,還有微弱的氣息。高興地把他放在床上,半夜里兒子又蘇醒過來。夫妻二人的心稍微寬慰一些,只是兒子的神情癡呆,氣息微弱只想睡覺。成名回頭看到蟋蟀籠空著,就急得氣出不來,話說不出,也不再把兒子放在心上。從晚上到天明,眼睛也沒合一下。東方的太陽已經(jīng)升起,他還直挺挺地躺著發(fā)愁。他忽然聽到門外有蟋蟀的叫聲,吃驚地起身察看,蟋蟀仿佛還在。于是高興地去捉它,蟋蟀叫了一聲就跳走了,跳得還很快。他用手捂住它,空蕩蕩的好像沒有什么東西;手剛舉起,卻又高又快地跳走了。成名急忙追它,轉(zhuǎn)過墻角,又不知它的去向了。他走來走去四下察看,看見蟋蟀趴在墻壁上。仔細(xì)看它,個(gè)兒短小,黑紅色,立刻覺得它不像先前那只。成名因它個(gè)兒小,認(rèn)為它低劣。只是來回走著前后察看,尋找剛才追趕的那一只。這時(shí)墻壁上的那只小蟋蟀忽然跳到他的衣袖上。看看它,形狀像土狗,梅花紋翅膀,方頭,長腿,覺得好像還不錯(cuò)。高興地收養(yǎng)了它,準(zhǔn)備獻(xiàn)給官府,但又惴惴不安,怕不合官府的心意,他想先試著讓它斗斗來看看好壞。
村里有個(gè)好事的年輕人養(yǎng)著一只蟋蟀,自己給它取名叫“蟹殼青”,每日跟同伴們的蟋蟀角斗,沒有不勝的。他想養(yǎng)著它來牟取暴利,便抬高價(jià)格,只是沒有買主。他直接上門來找成名,看了成名養(yǎng)的蟋蟀,捂著嘴輕蔑地笑起來。于是取出自己的蟋蟀,放入比試的籠中。成名看它,又長又大,自己越發(fā)羞愧,不敢跟它較量。年輕人堅(jiān)持要斗。成名心想養(yǎng)著這樣低劣的東西終究沒有什么用處,不如拼一下博得一笑,因而把兩個(gè)蟋蟀放在一個(gè)斗盆里。小蟋蟀趴著不動(dòng),呆呆地像個(gè)木雞。年輕人又大笑。試著用豬鬃撩撥小蟋蟀的觸須,小蟋蟀仍然不動(dòng)。年輕人又笑了。多次撩撥它,小蟋蟀突然大怒,直往前沖,于是互相跳騰斗起來,振翅叫喚。一會(huì)兒只見小蟋蟀跳起來,張開尾豎起須,直接咬著對(duì)方的脖頸。年輕人非常驚慌,急忙分開使它們停止撲斗。小蟋蟀振起翅膀得意地鳴叫,好像報(bào)告主人知道。成名十分高興。正在一起觀看欣賞,一只雞來了,直接上前來啄。成名嚇得立刻驚叫起來,幸虧沒有啄中,小蟋蟀跳離一尺多遠(yuǎn)。雞又健步向前,追著逼近它,小蟋蟀已在雞爪下了。成名匆忙之間不知道解救的辦法,跺著腳變了臉色。不久見雞伸長脖子搖擺著頭,走進(jìn)一看,原來小蟋蟀落在雞冠上,用力叮著不放。成名越發(fā)驚奇高興,捉住它放在籠中。
第二天獻(xiàn)給縣官,縣官見它小,怒斥成名。成名講述了這只蟋蟀的奇特本領(lǐng),縣官不信。試著和別的蟋蟀搏斗,所有的蟋蟀都敗了。又試著和雞斗,果然和成名說的一樣。于是縣官就獎(jiǎng)賞了成名,把蟋蟀獻(xiàn)給了巡撫。巡撫特別喜歡,用金籠裝著獻(xiàn)給皇帝,詳細(xì)陳述了它的本領(lǐng)。小蟋蟀到了宮里后,全國進(jìn)獻(xiàn)來的蝴蝶、螳螂、油利撻、青絲額等所有不同形狀的蟋蟀都與它試斗,沒有勝過它的。每逢聽到琴瑟的聲音,就合著節(jié)拍跳舞。大家越發(fā)覺得驚奇。皇帝更加喜歡,下詔賞給巡撫名馬和錦衣綢緞。巡撫不忘好處是從哪來的,不久,縣官也憑借才能卓越出了名。縣官高興,免去了成名的差役。巡撫又囑咐學(xué)使讓成名進(jìn)縣學(xué)。過了一年多,成名的兒子精神復(fù)原了。他說自己變成了一只蟋蟀,輕快敏捷善于角斗,現(xiàn)在才蘇醒過來。巡撫也重賞了成名。不到幾年,成名就有田地上百頃,高樓臺(tái)閣很多,牛羊都要用千來計(jì)算;每次出門,穿的皮衣駕車的馬都超過世代做官的人家了。
異史氏說:“皇帝偶爾使用一件東西,未必不是用過它就忘記了;然而遵照?qǐng)?zhí)行的人卻把它作為固定的章程。加上官吏貪婪暴虐,百姓一天一天地抵押妻子賣掉孩子,還是沒完沒了。所以皇帝的一舉一動(dòng),都關(guān)系著百姓的命運(yùn),不可忽視啊!唯獨(dú)成名這人因?yàn)楣倮舻那趾Χ毟F,又因?yàn)檫M(jìn)獻(xiàn)蟋蟀而致富,穿皮衣騎大馬得意揚(yáng)揚(yáng)。當(dāng)他充當(dāng)里正,受到責(zé)打的時(shí)候,哪里想到自己會(huì)到這種地步呢!老天將要回報(bào)老實(shí)忠厚的人,就使撫臣、縣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了。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gè)人升天,連雞狗都可以上天。確實(shí)啊!”
上一篇:《左傳·崔杼弒其君》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下一篇:《唐·王昌齡·從軍行(其五)》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