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一奏三嘆
【出典】 《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也。”唐·楊倞注:“一人倡三人嘆,言和之者寡也。”《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東漢·鄭玄注:“清廟,謂作樂歌清廟也。……倡,發歌句也。三嘆,三人從嘆之耳。”
【釋義】 一奏三嘆猶一倡三嘆。戰國時有“一倡而三嘆”語,謂宗廟奏樂,一人唱歌,三人贊嘆應和。后因用作稱美歌樂悠揚婉轉的典故,也常借以稱美詩文婉轉而有余味。
【例句】 我有平生離鸞操,頗哀而不慍微而婉。聊一奏,更三嘆。(劉克莊《賀新郎·席上聞歌有感》2629)詞以歌妓口吻自敘身世。這里用“一奏三嘆”形容自己演奏的《離鸞操》曲纏綿婉轉。
上一篇:典故《一夜相思疏影落寒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一子千年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