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臺新詠》的主要內容,《玉臺新詠》導讀
《玉臺新詠》是一部漢魏至南朝梁代的詩歌總集,又名 《玉臺集》。南朝陳徐陵編。第9卷中的 《越人歌》,相傳作于春秋戰國之間,但無確證。主要版本有鳴沙石室影印敦煌唐寫本、明末趙均翻雕宋本(后有文學古籍刊行社影印本)、明無錫孫氏活字本、清吳兆宜箋注本、清紀容舒考異本、中華書局校點吳兆宜箋注本。
徐陵(507—583),字孝穆,陳東海郯(今山東郯城縣)人。初為梁東宮學士,后為通直散騎侍郎。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出使北魏,被扣留不得歸。后入陳,歷任五兵尚書、中書監、太子少傅等職。早年與父徐摛和庾肩吾、庾信父子寫作宮體詩,詩文綺艷,當時稱為“徐庾體”。著有 《徐孝穆集》 30卷,今存6卷。
本書10卷。其中五言詩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詩1卷,共收詩769篇。
梁朝的宮體詩盛極一時,當時不僅最高統治者蕭衍、蕭綱、蕭繹父子大量創作宮體詩,官員們也傾力寫作。君主愛好,臣僚附和,這就造成了“宮體所傳,且變朝野”的局面。本書就是在這種環境中產生的。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寫閨情,所收多為艷詩,即宮體詩。徐陵在《玉臺新詠序》中說: “撰錄艷歌,凡為十卷。”這類詩多以華美雕琢的形式表現淫靡、放蕩的內容,對陳、隋以至初唐的詩風,產生了消極的影響。但本書也收錄了不少優秀詩篇,其中有很多是表現真摯愛情和婦女痛苦的作品。如《上山采蘼蕪》、《日出東南隅行》、《陌上桑》、《羽林郎》、《怨詩》等。著名的長詩《孔雀東南飛》也在其中,這篇長詩詳盡地敘述了漢末廬江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劉蘭芝,因受封建禮教壓迫致死的悲劇,揭露了封建禮教對人的壓抑和摧殘,歌頌了他們的反抗精神。
本書選錄詩歌的標準也自有其特點。它不選內容深奧晦澀的,而取語言明白曉暢的。它不像《文選》那樣不錄在世人物之作,而選錄了不少當代詩人的作品。它重視南朝時興起的五言四句的詩體,廣加收錄,這對于唐代五言絕句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所收當代詩人的作品,比“永明體”更講究聲律和對仗,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近體詩”的成熟過程。本書作為《詩經》、《楚辭》以后的第一部詩歌總集,為我們保存了大量的詩歌資料。例如本書選錄了較多的樂府詩,使得不少梁代以前的樂府詩得以保存。另外,如曹植的《棄婦詩》、庾信的《七夕》,皆其本集所不載,而賴本書才得以保存和流傳。
本書的刻本,宋以后是比較多的。但注本只有吳兆宜一家。吳氏的注本箋注詳盡,引證廣博,對理解作品有一定的幫助。1985年中華書局排印出版了由穆克宏點校的吳兆宜箋注本,校改了注文的錯誤180余條,并附錄有 《補序跋二十八篇》,為讀者提供了便利。
上一篇:《淵鑒類函》的主要內容,《淵鑒類函》導讀
下一篇:《田家五行》的主要內容,《田家五行》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