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觀點,不盲目相信權威
每個行業都有權威,在權威面前,外行或者是新入行的人,總是有點兒膽怯,生怕自己哪句話說得不對就露了怯、丟了人。換個角度來看,權威說的就一定是對的嗎?我們常常說看待問題要盡量客觀公正,但是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絕對的客觀公正。不管是誰,客觀公正都是相對的,因為他們多多少少還會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如此一來,客觀和公正,只是帶著主觀色彩的客觀和公正。老虎還有打盹的時候呢,更何況是人呢?權威也是人,也會犯錯誤。即使神仙,也不可能事事皆明智,事事皆正確。所以,在權威面前,我們要虛心學習,但也要保留自己的觀點。如果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堅持一下也無妨,也許你的堅持恰恰避免了權威犯錯呢?如果真是這樣,權威還會感謝你呢!
雖然挑戰權威是一件非常霸氣的事情,但是真正到了現實生活中,又有幾個人敢于挑戰呢?姑且不說挑戰權威,只說在權威面前保留自己的觀點,就很難做到了。歸根結底,這跟我們千百年的思想教育有關系。大多數人都認為權威說的是對的,即使錯了,也認為是對的。其實,現在的中國,更需要嚴謹認真的態度,更需要敢于堅持的精神。不管是在社會生活的哪個領域,這樣的精神都是彌足可貴的。
一臺重要的手術,正在醫院里進行著。這一次,主刀醫生是赫赫有名的外科李主任。實習生小李第一次給李主任當助手,心里非常緊張,額頭上沁出了細細密密的汗珠。歷時8個小時,手術終于進入尾聲了,臺上的每個人都累得仿佛虛脫一般。李主任讓張醫生開始縫合傷口,這時,小李突然叫道:“停!”大家都不明所以地看著小李,小李輕輕說道:“我們用了12塊紗布,但是這里只有11塊,你遺留在患者腹中1塊。”小李的話一出口,護士長就馬上呵斥道:“小李,你累昏了吧,李主任怎么可能把紗布遺留在患者腹中呢!”李主任也斬釘截鐵地說:“不可能,我全都取出來了!”這時,其他觀摩手術的實習生都竊竊私語,說,“小李是不是糊涂了,居然質疑李主任。”“我看,小李是不想留院了。”……
小李還是堅持說少了1塊紗布,這時,李主任有些慍怒地說:“手術進行了這么長時間,病人身體損耗很大,現在必須立即縫合。”
小李再次堅定地喊道:“不能縫合!我清楚地記得,我們確實用了12塊紗布,但是這里只有11塊。”
李主任很不耐煩地說:“別再爭執了,縫合!”
小李毫不退縮,幾乎大聲喊了起來:“您是醫生嗎?您不能這么草率地對待病人!”
聽到小李的吶喊,李主任原本怒氣沖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攤開手心,那里躺著小李說的“第12塊紗布”!與此同時,李主任對大家宣布:“今年,我手里唯一的留院指標,是給小李的,因為只有她才能成為我最合格的助手。”
事例中的小李,的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她會成為一名合格的外科醫生。在護士長的訓斥、李主任的佯裝惱怒中,她絲毫沒有退縮。即使身邊和她一樣的實習生提起她不應該得罪李主任時,她也依然毫不屈服。最終,小李證明了自己的優秀。對于外科醫生來說,手術臺上的一舉一動都關乎患者的生死存亡。如果因為權威在場,就不敢堅持自己的觀點,那么就可能釀成大錯。權威,不代表任何時候都不會犯錯。就像上述事例,如果小李和其他人一樣也對李主任盲目迷信,如果李主任真的在患者腹中遺留了紗布,那么后果不堪設想。
我們應該向權威學習,但是要知道權威和真理之間不能畫等號。不管什么時候,我們都應該相信自己的判斷,堅持自己的看法。如果一味附和權威,那么我們非但不會有進步,反而會更加退步。只有抱著謹慎的態度,批判和學習,我們才能讓自己更快地成長。
信權威,而不盡信權威,更不迷信權威,也許才是向權威學習的最好方式。
上一篇:保持自我,不成為社會化的標準機器
下一篇:別一味對孩子進行“灌輸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