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還須有間
親密無間有錯
有間才能長久
學會掌握間之尺度
親密無間,是表示人與人之間關系親密(或緊密)的一個詞匯。誰與誰,某領導與群眾關系特好,某對夫妻之間恩愛無比,均常以“親密無間”描述和形容。中國人對“親密無間”是以褒義視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達到親密無間的境地,被當做大家所向往的至高境界。尤其是愛人之間,什么“舉案齊眉”“耳鬢廝磨”,什么“青梅竹馬”“張敞畫眉”,還有什么“紅顏知己”等等,莫不為世人期盼的最高境界。
據說,英國紳士常有這么一句話:“保持距離。”(Keep the distance)意為當有人試圖過分接近時,總要求保持距離不要太接近。這也叫“紳士風度”。東方重群體,重公權;西方重個體,重私權。打聽西方人的收入、感情甚至年齡、住址是犯忌諱的,即便是家人之間。這大概就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所在吧。
親密無間反映的是兩個個體之間的關系。既然是兩個個體,就應當允許多元化、多樣化。各有各的特點,才能發揮各自的優勢和長處。國人愛講龜兔賽跑的故事,孩提時大多只聽了其中之一,即第一次賽跑——龜贏了,兔子因驕傲自滿輸了。長大后又聽了第二個故事:兔子贏了,龜輸了。因為兔子的特長是能跑善跳,只要不驕傲就會贏。龜兔賽跑中最精彩的是第三次,它們一起去草地上與另一對龜兔賽跑。游戲的環境有陸地有河流,于是二者決定聯手。第一段陸地上兔馱龜,第二段渡河時龜馱兔。于是在草原上盛大的運動會中,第一隊龜兔取得了勝利。允許多元化、多樣化的存在,利于發揮各自的長處;而期求親密無間只會抹殺個體特點。
要求親密無間實際上也不可能達到。許多夫妻之間之所以發生矛盾和摩擦,其主要原因就是總想知道對方的一切,總想控制對方,總想達到兩人“親密無間”的程度,不把對方作為獨立的個體予以尊重。許多人不明白:兩人無論怎樣相親相愛,依然是不同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不同個體。同時,尊重別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要求親密無間實際上也弊端重重。一向主張平和的孔老夫子曾有激憤之言,“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而后是“遠之則怨”。如果沒有“近之”在前,那么不相干之人也絕不可能有“遠之”之怨了。可見,修為已臻于化境的孔老夫子也曾因“親密無間”而受傷甚深,故而發此感嘆啦!古代傳說有所謂“逃情酒”者,不也是親密無間之害的又一注腳么。
如果我們能真正認識到“親密無間”實際上是不可能達到的境界,認識到即使達到了也弊端重重,那么我們學學西方人又何妨?保留各自的隱私,保留各自的領地,求大同、存小異,親密而有間,生活不就少了許多的煩惱?
如何做到親密有間?以親密決定方向路線乃至最終要達到的目標,中間的過程則“各走各的道”。即便認為別人走的是“獨木橋”,自己走的是“陽關道”,也要允許別人去走。至于夫妻,倘要使“愛情之樹常青”,就需要尊重對方,允許對方保留自己的“私密”,不予干涉。
上一篇:《不要自視父母官》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人不為人,天誅地滅》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