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女人
〔法國〕迪潘
在你沉淪之處,深度即不再存在。
這就夠了——我帶走你的呼吸在一支葦管里
為了沙漠里一粒種子在我的腳踵下面綻開。
來了的一切,在一記打擊之下,什么也不再存留。
只有那個烙印還在我的門上,那是
拿香料殮尸的人用燒傷的手留下來的。
(羅洛譯,選自《法國現代詩選》)
【賞析】
這首詩的主題是生命與死亡。這個主題通過閃爍其間的、神秘的埃及女人以及詩人與這位埃及女人不可捉摸的、神秘的交往而得以奇特的表現。籠罩全詩的神秘的、符咒般的氛圍,大大加強了這首詩的誘惑力、感染力。
“沉淪”了,“深度”當然“即不再存在”,但其中隱含有詩人對那女人的抱憾和惋惜。“沙漠”是死亡的象征,“呼吸”、綻開的“種子”都是生命對死亡的搏動、抗爭與勝利。第二、三兩行寫得輕松、歡欣,表現了對死的蔑視、生的自信。“一支葦管”更使這一切成了一支生命謠曲的吹奏。
“一記打擊”使什么都失去了,但“那個烙印”——人的烙印、生命的烙印,卻深深地留了下來。“殮尸”隱喻的死亡與生命的“烙印”映照反襯,再次凸顯了主題。
最后兩行充滿巫術符咒氛圍,神秘莫測。硬要深究那個“用燒傷的手”“拿香料殮尸的人”是誰(我們當然可以設想她就是那位埃及女人)難免迂腐,也是失之徒勞、多余。留下這樣的神秘莫測正是這首詩的藝術魅力,同時也正好與“生命—死亡”主題的神秘莫測相得益彰。
短短六行詩,奇特的意象迭出而又富于深度與境界感,顯示了詩人創造的詩才與藝術功力。
(楊遠宏)
上一篇:〔法國〕莫里哀《短歌》詩詞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法國〕阿波里奈爾《貓》詩詞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