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伯雷故事集》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英國詩人喬叟(約1340—1400)的代表作。“故事集”的總引敘述了一群朝山進香的人到坎特伯雷去,在旅途上輪流講故事消遣,有提綱挈領的作用。這些“香客們”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有武士、僧侶、修道、侍從、商人、鄉紳、差役、農民、水手、醫生、學者、小手工業者等。他們有不同的社會經歷和各自的性格、風度、趣味。可以說,“總引”所展示的圖景就是當時英國社會的縮影。“故事集”的各類故事,充分體現了作者的人文主義樂觀精神,他在揭發批判封建道德與教會禁欲主義罪惡的同時,也謳歌了追求幸福、自由的人們和生意盎然的大自然。作者從市民立場出發,否定封建禮教,反對不合時宜的騎士式的愛情(《武士的故事》),諷刺僧侶的偽善卑劣(《法庭差役的故事》),抨擊有產者的貪婪(《商人的故事》)和金錢的罪惡(《赦罪僧的故事》)。作者在揭發批判社會黑暗時,也歌頌了人間的光明,在巴斯婦(《開場白》)及其故事中,作者大力提倡婚姻自主,尊重女權。喬叟熱情地贊美鄉村牧師樂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并且將牧師的弟弟(一個自耕農)樹立為熱愛勞動、忠厚老實的榜樣。在他的筆下,“自由農”講述的關于夫婦之間彼此信賴、互敬互愛的故事,有顯著的積極的社會意義。“故事集”也有宣揚放縱情欲、服從“天命”的篇章,甚至在好的故事中也夾雜著消極思想。
“故事集”可能受過薄迦丘《十日談》的影響,采用“框形結構”的傳統,把零星的、分散的故事予以組織、串聯,使這個短篇小說集成為統一的藝術形式。“故事集”包括各類故事24篇(原計劃寫作120篇左右),此外還有“總引”、各故事前面的“小引”、“開場語”和“收場語”。24篇故事中,有兩篇散文,其余的都是詩體。“故事集”在人物塑造、敘事方式、語言運用方面都有獨創性,特別是“雙韻詩體”,為英國詩歌發展作出卓越的貢獻。“故事集”繼承并發展了中古人民口頭創作與城市文學的傳統,它包容著中古各種文學體裁,如騎士傳奇,圣母傳說,鳥獸寓言、俚俗故事、短篇童話等,但最可貴的是它能超越這些體裁,藝術地組成一部嶄新的現實主義作品。”故事集”中關于騎士文學和教會僧侶文學形式的“戲擬”,就充滿了諷刺的意味和推陳出新的要求。
上一篇:《圣彼得的傘》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堂吉訶德》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