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泰戈爾·云與波》經典詩文賞析
媽媽,住在云端的人對我喚道——
“我們從醒的時候游戲到白日終止。
“我們與黃金色的曙光游戲,我們與銀白色的月亮游戲。”
我問道: “但是,我怎么能夠上你那里去呢?”
他們答道:“你到地球的邊上來,舉手向天,就可以被接到云端里來了。”
“我媽媽在家里等我呢,”我說, “我怎么能離開她而來呢?”
于是他們微笑著浮游而去。
但是我知道一件比這更好的游戲,媽媽。
我做云,你做月亮。
我用兩只手遮蓋你,我們的屋頂就是青碧的天空。
住在波浪上的人對我喚道——
“我們從早晨唱歌到晚上;我們前進又前進地旅行,也不知我們所經過的是什么地方。”
我問道: “但是,我怎么才能加入你們的隊伍呢?”
他們告訴我說:“來到岸旁,站在那里,緊閉你的兩眼,你就被帶到波浪上來了。”
我說:“傍晚的時候,我媽媽常要我在家里——我怎么能離開她而去呢?”
于是他們微笑著,跳舞著奔流過去。
但是我知道一件比這更好的游戲。
我是波浪,你是陌生的岸。
我奔流而進,進,進,笑哈哈地撞碎在你的膝上。
世界上就沒有一個人會知道我們倆在什么地方。
(鄭振鐸譯)
母親愛自己的孩子,孩子依戀生身的母親,這本來是人類的天性。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詩人歌唱過,但還沒有哪一位詩人象泰戈爾這樣,把人類這種自然之愛描寫得如此純潔美好。這首詩便是其中的一首。
世界最初展現在孩子面前時,一切都顯得新鮮而神秘。在他小小的心中,充滿了對世界的美妙幻想。五彩繽紛的世界無時不在召喚他。孩子怎么能經得住這般誘惑呢?他多想和“云上的人”一起終日游戲,和“波浪上的人”一起到遠方去旅行。但是,他又為什么蜷局不前呢?詩人筆鋒一轉,縱然大千世界是那么迷人、有趣,可是孩子明白, 在母親的臂彎里,在母愛的小小宇宙里,不是更有無限的自由,有做不完的游戲嗎?詩人把孩子眼中的世界寫得那樣有趣,是為了襯托母愛世界的無比歡樂。
在詩中,詩人運用了浪漫主義表現手法,想象奇特。這正是泰戈爾詩超然不群、取得巨大成功的藝術上的原因,也是泰戈爾詩的一個鮮明特色。凡詩都離不開想象,但有平庸的想象,有創造性的想象。此詩自然屬于后者。詩中現實與超現實的界限被打破了,并且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云端有人在游戲,波浪上有人在旅行。詩人以超現實的描寫表現現實的情感。詩的想象十分奇特,甚至離奇,正符合孩子天真爛漫、富于幻想的心理。泰戈爾的詩具有非凡的想象,這跟他強調想象的作用, 自覺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有關。在他的小說《漂亮的鄰居》中,有一段關于想象的精辟的議論。他借一個人物之口說:“事實是喑啞的,只有想象使人滔滔不絕。現實象一塊石頭壓抑著感情之流;想象卻為自己開辟一條路徑。”泰戈爾之所以這樣注重詩的想象, 歸根到底是由于他的理想主義。因為理想是自由伸展的,而現實的時空對于詩人的理想太有限、太局促了,它只有在詩人的想象中才能得到完滿的表現。這是一首自由體詩,它拋棄了詩歌語言的韻律——規整的節奏、腳韻等外在形式,只以語言內在的情感力量感人。這首詩,語言的自然節奏與其所表現的情感的起伏相呼應,顯得自然而富有表現力。如下面兩行詩:
但是我知道一件比這更好的游戲,媽媽。
我做云,你做月亮。
第一行是寫孩子對媽媽說他不去游戲了,只想跟媽媽呆在一起,句子較長,節奏較緩,表現了孩子依依不舍的深情;第二行句子較短,節奏明快,是歡樂的調子,表現了母子游戲時歡快的情景。
詩人飽蘸濃墨渲染母子之愛和家庭的歡樂,難道他僅僅為了欣賞這種天倫之樂嗎?這未免縮小了它的意義。詩人是站在更高的思想境界來贊美人類這種天然之愛的。在另一首詩《家庭》中,詩人寫道,在有搖籃和床鋪,有母愛和孩子的家庭里, “他們滿心歡樂,卻渾然不知這樣的歡樂對于世界的價值。”這表明了詩人的真正目的: 探索這歡樂“對于世界的價值”。詩人所做的就是把這種歡樂化為具體的詩境,讓人們去認識它的價值。實際上,詩人暗示:只有在愛的世界才能獲得人生的真正自由和完美。因為在那里“是一切束縛也沒有的”。了解了詩人的思想境界,我們就不難理解泰戈爾的詩為什么總是閃耀著理想的光彩,富有奇特的想象。
當然,這種理想在現實生活中是難以實現的, 因為孩子畢竟要長大,童年的歡樂將一去不復返,但泰戈爾這種富有理想主義激情的詩篇不是給人類帶來了永久的歡樂和美嗎?
(胡興)
上一篇:〔法國〕德斯諾斯《不,愛沒有死》賞析
下一篇:〔法國〕艾呂雅《人們不能》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