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紀廉·活生生的自然》經(jīng)典詩文賞析
桌子的桌面板,
那么準準確確的
平坦的水平面,
這片平原,有一個觀念
始終鍥而不舍:純潔,多才,
對于智慧的眼睛來說
就是智慧!一種肅穆
這時候,要求接觸,
它撫摸著細察著
平原如何擔負起
豐富而沉重的壓力,
那核桃樹的森林,
樹干,枝條。核桃樹
信任自己的結(jié)節(jié)
和脈絡,信任自己的
許多許多時間的存在,
傾心專注于這個
巍然不動的威力,
把平面的材料化成
永遠永遠的原野!
(王央樂 譯)
人與自然, 這個古老而常青的主題, 可以說貫穿了人類一切藝術和科學的領域。 人乃自然的產(chǎn)物,自然在各個方面約束著人; 反過來, 人又從各個方面對自然進行抗爭和改造, 創(chuàng)造著第二自然。 正由于此, 人才有 “萬物之靈”這個無上榮光的稱號。 豪爾赫·紀廉的這首《活生生的自然》,正是歌頌人的這種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量。
首先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是一片“平原”——準準確確的, 平坦的桌子的桌面板。 這是詩人在表現(xiàn)手法上的“小題大做”, 作者抓住了平原與桌面的相似之處——平坦,把一張小小的桌面, 與遼闊的平原聯(lián)系在一起, 啟發(fā)讀者的想象。作者并沒有僅僅停留在這種表層的聯(lián)系上, 而是繼續(xù)生發(fā)開去:“這片平原, 有一個觀念”——純潔、 多才而智慧的觀念。 這里, “平原”無疑成了詩人本身的替代物, “觀念”是詩人心靈的外化, 作者找到一個替代自己而言志的外在的具體意象。“這時候”,智慧在一片肅穆中“撫摸著細察著”,這片桌面 “平原如何擔負起/豐富而沉重的壓力”?這種設問和擬人化手法的恰當運用, 使詩情得以在意象的大幅度跳躍中繼續(xù)延伸。
那么, 核桃樹的桌面究竟是怎樣擔負起各種各樣沉重壓力的呢?詩人在下面一節(jié)中作出了回答: 核桃樹信任自己堅硬的結(jié)節(jié), 信任自己堅韌的脈絡, 信任自己的許多許多時間的存在, 或者說漫長的時間的考驗。 歸結(jié)起來, 它信任自己所經(jīng)歷的時間與空間的折磨和考驗。這就是桌面為何能擔負起“豐富而沉重”的壓力。不止于此,它還 “傾心專注于”把平面的材料化成 “永遠永遠的原野”。很明顯, 桌面本身不可能化成真正的原野, 而其中正暗示了人的創(chuàng)造活動, 是人把桌面化成永遠的原野。 再回過頭來,我們看前面所說的核桃樹信任自己的“結(jié)節(jié)和脈絡”,信任自己的“許多許多時間”的存在, 不難看出,這是詩人以核桃樹自比, 是詩人自信心的外化。 鑒于此, 這首詩的主題已豁然明朗: 通過對一張桌面的描寫和一系列想象, 詩人滿懷信心地頌揚人的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活生生的自然”的展現(xiàn),顯示了詩人對創(chuàng)造第二自然的信心與力量。
歸結(jié)起來,全詩主題含蓄而不晦澀,是這首詩的第一個特色。全詩共分五節(jié),每一節(jié)之間聯(lián)系十分緊密,作者在每一節(jié)的最后一句都沒使用句號,而且每一節(jié)的第一句和上一節(jié)的最末一句之間,不管是語氣還是語意都很好地銜接在一起。這樣,全詩呈現(xiàn)出一氣呵成的氣勢。這可以說是這首詩的第二個特色。從詩中出現(xiàn)的意象來看:桌面板——平原——觀念——核桃樹——原野,大幅度跳躍,但有條不紊、依次呈現(xiàn),詩情迂回曲折,貫穿全詩。字里行間盡管絕無詩人自己,但實際上卻滲透了詩人完整的靈魂,是詩人心靈抖動的痕跡。這是其特色之三。
(王毅)
上一篇:〔智利〕聶魯達《河流》賞析
下一篇:〔意大利〕鄧南遮《浪漫曲》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