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泰戈爾·第一次的茉莉》經典詩文賞析
呵,這些茉莉花,這些白的茉莉花!
我仿佛記得我第一次雙手滿捧著這些茉莉花,這些白的茉莉花的時候。
我喜愛那日光,那天空,那綠色的大地;
我聽見那河水淙淙的流聲,在漆黑的午夜里傳過來;
秋天的夕陽,在荒原上大路轉角處迎我,如新婦揭起她的面紗迎接她的愛人。
但我想起孩提時第一次捧在手里的白茉莉,心里充滿著甜蜜的回憶。
我生平有過許多快活的日子。在節日宴會的晚上,我曾跟著說笑的人大笑。
在灰暗的雨天的早晨,我吟哦過許多飄逸的詩篇。
我頸上戴過愛人手織的醉花的花圈,作為晚裝。
但我想起孩提時第一次捧在手里的白茉莉,心里充滿著甜蜜的回憶。
(鄭振鐸 譯)
這首詩以其清新自然、情味雋永的風格而為人們所喜愛。
詩一開頭就對記憶中的白茉莉發出深情的感嘆和贊美,很能醒人耳目。接著,詩人轉而寫自然的可愛:它的日光、天空和大地,午夜里淙淙的河水,還有荒原上迎面的夕陽。這些美景雖然曾經令詩人贊嘆不已,但相比之下,詩人更珍惜那開在遙遠的記憶之谷中的一朵白茉莉。詩的第一節寫在大自然的贈品中,沒有什么能比得上那“第一次的茉莉”,第二節寫在詩人的生活中,也沒有什么比孩提時第一次手捧白茉莉更幸福的事。詩人歷數生活中最美好的時刻:在宴會上開懷大笑,在雨天里吟哦詩篇,還戴過愛人手織的花圈。但是詩人卻以為這一切都不足道,心里只有那朵白茉莉。人們不禁要問,詩人那“第一次的茉莉”為什么這樣珍貴呢?僅僅是因為詩人喜歡這種平凡的花嗎?當然不是。在這里,那第一次抱在孩子手里的白茉莉沒有被世界的灰塵污染,它潔白、芬芳,是純潔美好的童年的象征。童年消逝了,但那潔白的影子卻留駐在詩人的心間,帶給他“甜蜜的回憶”。人們可以在世俗生活中去追逐種種的歡樂,然而卻難找回那失去的童年的天真。表面上,詩人在追憶和贊美花,其實是在追憶和贊美如花的童年。
這首詩格調清新。詩人帶著甜蜜而欣慰的心情,追懷那失去的幸福時光和美好事物,雖然略感惆悵,卻并不傷感。在泰戈爾詩中,我們常常強烈地感受到印度民族特有的調子和氛圍,就象我們在富有鮮明特色的印度音樂中感受到的一樣。詩人常常把他的抒情與對孟加拉帶有濃厚地方色彩的自然風光的描寫揉合在一起,使他的詩具有民族的風味。在這首詩中,那從黑夜里傳來的淙淙的流水聲,帶有幾分東方的神秘;而對荒原上夕陽的描寫也涂上了地域的色彩。這些富于異域情調的描寫大大增加了詩的魅力,使讀者如覺身臨其境。
這首詩語言樸素而不直白,平易而不平淡,往往在樸素平易中蘊含濃郁的詩意。如詩中反復吟詠的“我想起孩提時第一次捧在手里的白茉莉”一句,沒有絲毫的修飾與雕鑿,看似語不驚人,卻有內在的感情份量和豐富的象征意味。一朵小小的白茉莉,喚起了我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令人遐想和珍惜。
(胡興)
上一篇:〔法國〕魏爾侖《秋歌》賞析
下一篇:〔智利〕聶魯達《第六首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