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交響樂》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法國作家紀德(1869—1951)的日記體小說。一個牧師收養一個被遺棄的雙目失明的小女孩,她完全是一個“自然的孩子”。牧師必須在這個荒僻的山區中教育或喚醒她的心靈。莊嚴寧靜的山林風景,同人物的抑郁憂傷的心靈是和諧一致的。但這些并非小說的重要方面,重要的是這個牧師已經結婚,有小孩了。過了好幾年,他發現自己對收養的女孩產生了愛情,但他想要證實:一種如此自然,如此純潔的感情不可能是一種罪孽。牧師帶著這個論點去重讀福音書。但他在里面找到的只是愛的規律,他下意識地、口是心非地在內心企圖使誘惑他的感情合法化,顯然這是自欺欺人。少女雖然雙目失明,但她卻知道生命的法則和真理。在她那里也一樣,感激和友愛可以轉化為愛情。牧師既無法拒絕她的愛,也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更不幸的是牧師的長子也愛上了這個女孩。動手術后,少女視力恢復。少女的心如同她的眼睛一樣清楚明白,她很快就知道她給整個家庭帶來了麻煩,而且她承認自己所愛的不是牧師而是他的兒子雅克。年輕女郎最終忍受不了內外壓力和宗教的啟示,投水自盡。丑聞傳開后,議論紛紛,雅克改信天主教以示反抗父親,進了修道院。牧師也再不能禱告了,他的心“比沙漠更荒涼”。
這部作品充分體現了紀德的倫理觀。根據這個觀點,人的感情欲望是不能以宗教信仰和圣經中的大道理來克制的,所以作者說:“田園交響樂是對某種欺騙自己的形式的批評。”在這里,作者的確提出了一個宗教問題:神職人員一旦為肉欲所誘惑,他對上帝的信念是否就有動搖的危險?作品的寫作特點,是紀德一貫的古典主義風格:嚴謹審慎,樸實無華。此外,對人物的心理分析細膩、深刻、大膽而有分寸。在寫人物對話時,往往把人物內心的自言自語,間或雜以沉默、焦急、感嘆的神情,使場景氣氛格外緊張,洋溢著一種生活的現實感,既親切又生動。牧師和少女散步時談到盲女生下的孩子會不會也是瞎子那段對話,就是生動的例證。
上一篇:《玫瑰傳奇》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真正的人》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