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聶魯達·河流》經典詩文賞析
我在夜間走進了佛羅倫薩。
在半睡半醒中戰栗,我諦聽著
她的河流的絮語。我不知道
圖畫和書本在說些什么,——
當然, 并不是所有的圖畫和書本,
而只是某一些,——但我卻知道
所有的河流在說些什么——
我和它們有著共同的語言。
在荒野的土地上,奧里諾科河
同我講了話,于是我懂得了,
懂得了它所講述的那些故事,
雖然我不能重復講述一遍。
我有我自己的一些秘密,——
河流將它們一起卷走了,——
但在這大地上點點滴滴地
我正在實現著它的愿望。
我在阿諾河的語言里認出了
古老的話語——它們尋找著
我的嘴唇; 我就好象是
一個沒有嘗過蜂蜜滋味的人
突然懂得了它的甜美:
我就這樣地傾聽著這條
佛羅倫薩的河流的話語,
仿佛我現在聽見的一切
在我誕生前已對我講述過,
那些腳步和幻夢,使我跟
那河流的聲音,
那些活著的人的行動,
那些映射在歷史上的閃光,
那些燈火般輝煌的三行詩,
那歌唱著的面包和血液,
那夜間的流水聲音溶合在一起。
(鄒絳 譯)
歌唱自然、歌唱愛情、歌唱正義與和平,是聶魯達詩歌的三大主題。他一生創作了數十本詩集,盡情謳歌這三大主題。尤其是在其詩集《詩歌總集》中, 詩人將南美洲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作為抒情對象,在對自然的贊美中史詩般展示了南美古老的文化歷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類的熱愛之情。把握住這一點,便能更好地鑒賞《河流》這首詩。詩中寫了兩條河流,一條是奧里諾科河,它是南美洲北部的一條大河,是南美洲的土地、文化和人民的代表。一條是阿諾河, 流往意大利中部佛羅倫薩城。佛羅倫薩城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是大詩人但丁的故鄉,是人類文化史上的一顆明珠。因此, 阿諾河就成了歐洲文明的象征。
詩一開始就直接寫出佛羅倫薩城和它的河流阿諾河。當詩人夜間走進城市并貼近阿諾河時, 因河水流淌,燈光搖曳而顫動的河流立刻與詩人溝通并親切了。 詩人對于人創造的書本和藝術是有選擇的,但對于自然造化的河流卻是永遠親近的,是有共同語言的。詩人理解南美洲的山野與河流,知道河流西岸上演的種種故事,熱愛河流流域的人民,并為他們美好愿望的實現而奉上自己點點滴滴的貢獻。現在,當詩人來到作為歐洲文明的象征的佛羅倫薩城時,仿佛古老的阿諾河也尋到了自己的歌喉。在佛羅倫薩所見到的一切,都象是阿諾河在對詩人傾訴。漸漸地, 詩人同這一切溶合在一起了。 詩人以他高超的想象力和博大寬廣的胸懷,將南美的自然與歐洲的文明融和一氣,使之互相溝通、互相理解、互相構成,這就使得這首詩具有更深的意味。文明,是具有超越性的,它超越于種族、 國別、時間之上。對于文藝復興策源地的佛羅倫薩、對于大詩人但丁故鄉的佛羅倫薩,人類是懷著深深敬意的。
這里有必要談談但丁。本詩第一句即點出佛羅論薩城,結尾部分寫出“那些燈火般輝煌的三行詩”,這些都在用曲筆歌唱偉大的詩人、《神曲》作者但丁。三行詩是但丁的天才詩作《神曲》采用的極其嚴密的詩歌形式,每三行一節,一、三行押韻,第二行的韻衍為第二節一、三行的韻,如此連續鋪陣,給人以回腸蕩氣之感。其方式為ABA,BCB,CDC,DED……聶魯達稱《神曲》為“燈火般輝煌的三行詩”,的確,但丁及其《神曲》,就象長明的神燈,永遠照耀在詩壇之上。 《河流》詩中也表達了詩人聶魯達對詩圣但丁的崇敬之情。
(王川平)
上一篇:〔西班牙〕阿爾維蒂《歌》賞析
下一篇:〔西班牙〕紀廉《活生生的自然》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