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布羅斯基·本質》經典詩文賞析
于是瑪麗對基督說:
“你是我的兒子?——或上帝?
你被釘到了十字架上。
哪里是我回家的路?
我是否能通過我的門
心中卻依然困惑不解:
你死了?——或活著
你是我的兒子?——或上帝?”
基督向她回答說:
“無論是死還是活,
女人,這都一樣——
兒子或上帝,我都是你的。”
(裘小龍 譯)
人的本質是什么?人最終要歸到善、歸到真。無論是死是活,無論是神還是人,這都無關緊要,要緊的是你是否領悟到什么,你是否已經認識你自己。
這首詩取之于圣經故事,講的是耶穌基督釘死在十字架上而又復活的事。他的母親瑪麗曾守衛在耶穌釘死的地方,直到地震,主的天使告訴她耶穌已經復活,可她找不到回家的路告訴耶穌的門徒。耶穌說:凡實行我天父旨意的就是我的母親、兄弟、姊妹。圣經中說:“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那通向滅亡的門是寬的,路是好走的,朝著這方向走的人很多。那通向生命的門是多么窄,路是多么難走,找到的人很少。”瑪麗問耶穌,他到底是兒子或是上帝,她無所適從,她要找到她走的路。她感到自己通向生命的門太窄難以通過。她疑惑生命是屬于自己還是屬于主。詩人借耶穌的話忠告人們,無論是主,還是普通的人,無論活著或死去,都是一樣,只有找到自己,找到歸路,依順天命,你就無所謂生或死,神還人了。這就是永恒,就是本質。
詩人選取這一則圣經故事,為的是更準確地表達他的思想。他不但對宗教很感興趣,同時又是一個思想家。他有著獨特的見解。此詩寫得嚴謹,沒有說教之氣,極熟練地擇取一點,把深藏于頭腦中的思想借助神的靈光呈現給世人。在西方涉及宗教的詩實在太多,但象這種清新明晰而又深邃的詩卻不多。他意不在宗教,而是借宗教的影響更準確、直接地表達思想。也不是引經據典,把人們帶到深奧的教義中去,相反,他是把人們從教義中引出來。布羅斯基的詩非常硬朗、實在,給人以一種堅實感、開闊感,總是獨辟蹊徑, 令人驚嘆。
(菲可 培貴)
上一篇:〔法國〕波德萊爾《月之愁》賞析
下一篇:〔美國〕布羅斯基《朱可夫之死》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