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望見犁田的人在犁田
〔美國〕惠特曼
當我望見犁田的人在犁田,
或播種的人在地里播種,或收割的人在收割,
我也在那兒看見,哦生命和死亡,你們相似的地方,
(生命,生命就是耕種,因此死亡也就是收割。)
(鄒絳譯,選自《外國名家詩選》)
【賞析】
這首詩是表現生命和死亡的。
全詩主題由兩組詞構成,前一組“犁田”“播種”“收割”;后一組“生命”“死亡”。前一組詞包含兩個層次,一是自然生命,農作物的自然生長死亡。二是人的勞動,犁田、播種、收割,是一個完整的勞動過程。前兩個詞是具有時間性的勞動預支,后一個詞是勞動的結果收獲。在這兩個層次中,第二個層次是主層次,支配著第一個層次。
全詩是一個寓意比喻。前一組詞是比喻主體。“生命、死亡”如同“犁田、播種、收割”,這個比喻表明了詩人的生死觀念。
人是自然過程與人為過程的同體。生,人為了駕馭自然,要思考、要勞動、要創造。人對待生命要像農人一樣莊重、嚴肅、不辭辛苦地勞作耕耘。于是人的生命茁壯、飽滿、豐盛。沒有人的自我努力——不惜汗水的勞動和創造,人的自然生命就會如同雜草一樣瘦小、枯萎、不結果實。這是詩人對待生的態度。死,就生命的自然過程來講是不可挽回的,但就生命的人為過程來講,它又是最終的收獲。偉大的人物能從容不迫地死去,在于死去能使他停下來看一看他一生的勞動和果實。割倒的谷物對自身是死亡,但對耕作的農人是收獲。“人”是耕作生命的農人。
(西木)
上一篇:〔美國〕惠特曼《給老年》詩詞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美國〕斯蒂文斯《山谷中的蠟燭》詩詞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