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吧,先生。我們的宴會到此結(jié)束。”
一
地殼的時間。
銀河星團的時間。
鹡鸰的時間。
從前:
一次海洋的遷移,
一個該仿效的浪頭。
現(xiàn)在: 無數(shù)顆
陽光照亮的塵埃震顫
在每扇打開的窗戶里。
在方程式的圓花窗里。
在數(shù)學(xué)的大教堂之中——
一個依然和我們,
和人的理智與感覺,
和測量的人們生活在一起的世界——
他們發(fā)現(xiàn)新的,正在消散的
地平線以外的星團
并向著回聲
伸展,在海洋之冰、陸地之霜
和城里的不眠之夜以外
那邊,大地的水枯竭——
我們愛過的,愛的聲音……
堅忍不拔
我們探求解放物質(zhì)本身
解放凍結(jié)的心靈。
有個時代: 人的時代……
二
夜里閃光的云層,
暗淡的星云劃過的時候
我聽——不聽
在遙遠的海洋
降臨死寂的
那沉沒的大教堂之鐘
在我閉上的眼瞼內(nèi)
我聽見一個搏動的宇宙
(北島 譯)
【賞析】
厄斯頓·綏斯特蘭德是瑞典當代杰出詩人,他在瑞典詩歌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他一生信奉天主教,終生維護中世紀的世界觀和道德信仰,在藝術(shù)上對法國的現(xiàn)代主義文藝思想及其作品尤感興趣。他的詩歌中常常會出現(xiàn)孤獨的意象和凄涼的境界,有敏銳的感覺和詩意的光明,但有時由于過多地使用暗示和象征技法而顯得晦澀難懂。他的詩很少直接去描繪現(xiàn)實生活的本來面貌,大多抒寫廣闊無邊的內(nèi)心世界和變化萬千的精神宇宙。本詩也是如此。
詩歌開始部分“歡樂吧,先生。我們的宴會到此結(jié)束”,營造了一個富有啟示性的場景: 熱烈、狂歡、團聚和盡情享受的宴會結(jié)束了,宴會上伴奏的樂曲也飄散在漸漸空曠的房間里。但是,敏感善思的詩人卻似乎用心靈再次聆聽出了一支“隱藏的樂曲”,感受著人類從永恒中傳送出來的音樂之聲。詩人在一次盛宴結(jié)束后,在寂靜中享受著孤獨,并苦苦思索與探尋著時間、宇宙、人生等形而上的問題。
時間是現(xiàn)代主義文學(xué)的一個重要因素,深受法國現(xiàn)代主義文藝思想影響的詩人,創(chuàng)作這首詩歌時也凸顯了時間的因素。詩人“精騖八極,心游萬仞”,時間在這里波瀾壯闊,無垠無盡。這里的時間既可以是時間上延伸至億萬年前的“地殼的時間”,又可以是空間上無限廣闊的“銀河星團的時間”,還可以是弱小動物“鹡鸰的時間”。詩人開闊的想象力如同一只實驗中的漏斗,將平常人難以數(shù)說的眾多時間因素,篩選、熔鑄在精煉的詩句中,對世界、歷史和人類的無限感慨和神思,也都凝結(jié)在這三句詩中。從前,海洋活動頻繁,巨浪滔天,風(fēng)雨變幻,處處充滿著崇高的壯美;但是現(xiàn)在,滄海桑田,逝者如斯,似乎一切也都歸于平靜,安靜得即使是陽光照亮的塵埃震顫也可以被感覺得到。通過“從前”和“現(xiàn)在”的對比,人類的歷史、浩瀚的宇宙、綿延的時間、開闊的空間,這一切都在詩人充滿智慧想象的腦海中翻騰涌動,即便人類歷史漸行漸遠,詩人依舊可以與那些仍在測量和探索的人們一起,發(fā)現(xiàn)“新的,正在消散的/地平線以外的星團”,并且聽見那星團正在發(fā)出的“回聲”。
詩人的思想敏銳而復(fù)雜,他向往著從前波瀾壯闊的海洋,但也看到了今天仍然存在于陽光下的塵埃;他感受著人類歷史和創(chuàng)造的延續(xù)和偉大,但是也看到了“冰”、“霜”和“大地的水枯竭”;他欣喜著宴會的狂歡與熱情,但似乎也享受著曲終人散后獨自聆聽和享受“隱藏的樂曲”;但是詩人的可貴之處在于,他在那正在消散的星團的回聲中,聽到的是“我們愛過的,愛的聲音……”詩人沒有喪失對人類和人生的希望,他看到了人類堅韌不拔的高貴品質(zhì),并且堅定地將自己所處的時代命名為“人的時代……”堅韌不拔是人類的驕傲,是人類生存于宇宙的立足之本。正是堅韌不拔,使人類歷盡滄桑,不僅解放物質(zhì),還解放凍結(jié)的心靈。
詩人的思考經(jīng)歷過一次小小的波動,“夜里閃光的云層,/暗淡的星云劃過的時候/我聽——不聽”。這是作者的自我拷問和靈魂煉獄,但是作者并不是沉浸在小我的封閉世界里,而是將自己的主觀感受和人類、歷史與精神世界緊密相連。夜幕降臨,盡管星空閃爍,但是星云暗淡,而“在遙遠的海洋”上,大教堂之鐘已然沉沒。黑暗,死寂,陰森恐怖,詩人苦苦思索、掙扎、選擇著:“我聽——不聽”呢?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并非總是充滿了陽光雨露和鮮花歌聲,曲折坎坷甚至殺戮也如影隨形,歷史在曲折中前進。詩人既贊美人類的探索精神,歌唱人類的“堅忍不拔”,但也清醒地意識到陽光之下也有塵埃,星空之中也有暗云,一股強烈的悲劇意識和憂患意識躍然紙上。
盡管如此,作者對人類的前途與世界的未來充滿信心,“在我閉上的眼瞼內(nèi)/我聽見一個搏動的宇宙”。人類的物質(zhì)和凍結(jié)的心靈終將會得到解放,“人的時代”已經(jīng)來臨,而“我們愛過的,愛的聲音”也正在回響,即便偶有塵埃和暗淡星云,那堅韌不拔的人類精神,不正是那支被作者聆聽到的“隱藏的樂曲”嗎?是的,狂歡的宴會已經(jīng)結(jié)束,但是人類的探索、人類物質(zhì)和精神的解放仍在繼續(xù),浩渺的宇宙的搏動不正是世界的最強音嗎?作者清醒地看到了人類歷史魚龍混雜,菁華與糟粕互見,但作者對人類的探索和發(fā)現(xiàn)充滿了信心,仍然盡力謳歌和贊美著人類精神。
在這首詩歌中,作者“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詩歌的時間、空間跳躍極大,詩人既謳歌與贊美人類精神和品質(zhì),也看到了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塵埃與暗淡,思考很有深度。在詩歌中,作者將孤獨的個人體驗與其對生命的禮贊和對廣闊歷史的謳歌結(jié)合在一起,富有極強的歷史縱深感。
(周紅兵)
上一篇:《隨著劇痛之后 [美國]狄金森》讀后感
下一篇:《隼(給我主基督) [英國]霍普金斯》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