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阿拉貢《艾爾莎的眼睛》愛情詩鑒賞
〔法國〕 阿拉貢
你的眼睛這樣深沉,當我弓下身來啜飲
我看見所有的太陽都在其中弄影
一切失望投身其中轉瞬逝去
你的眼睛這樣深沉使我失去記憶
是鳥群掠過一片驚濤駭浪
晴光瀲滟,你的眼睛驀地變幻
夏季在為天使們剪裁云霞作衣裳
天空從來沒有像在麥浪上這樣湛藍
什么風也吹不盡碧空的憂傷
你淚花晶瑩的眼睛比它還明亮
你的眼睛連雨后的晴空也感到嫉妒
玻璃杯裂開的那一道印痕才最藍最藍
苦難重重的母親啊霧濕流光
七支劍已經把彩色的棱鏡刺穿
淚珠中透露出晶亮更加凄楚
隱現出黑色的虹膜因悲哀而更青
你的眼睛在憂患中啟開雙睫
從其中誕生出古代諸王的奇跡
當他們看到不禁心怦怦跳動
瑪麗亞的衣裳懸掛在馬槽當中
五月里一張嘴已經足夠
唱出所有的歌,發出所有的嘆息
蒼穹太小了盛不下千百萬星辰
它們需要你的眼睛和它們的雙子星座
孩子們為瑰麗的景色所陶醉
微微瞇起了他們的目光
當你睜開大眼,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在扯謊
像一陣驟雨催開了多少野花芬芳
他們是不是把閃光藏在薰衣草里
草間的昆蟲擾亂了他們的熾烈情愛
我已經被流星的光焰攫住
仿佛一個水手八月淹死在大海
我從瀝青礦里提煉出了鐳
我被這禁火灼傷了手指
啊千百次失而復得的樂園而今又已失去
你的眼睛是我的秘魯我的哥爾貢德我的印度
偶然在一個晴日的黃昏,宇宙破了
在那些盜賊們焚燒的礁石上
我啊我看到海面上突然熠亮
艾爾莎的眼睛艾爾莎的眼睛艾爾莎的眼睛
(徐知免 譯)
路易·阿拉貢是法國著名的詩人、小說家、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曾學醫準備當助理醫生,后于1917年開始文學生涯。一生走過曲折的道路。早年加入“達達文學運動”,后又參加超現實主義文學流派。四五十年代投身政治活動和抵抗運動,晚年又在政治活動中陷入苦悶,藝術上出現向超現實主義回歸的狀態。
艾爾莎·特麗奧萊生于1896年,比阿拉貢小1歲,法國女作家,阿拉貢的妻子和“繆斯”。艾爾莎于1928年作為馬雅可夫斯基的妻妹,與阿拉貢相識,兩人一見鐘情,終生相愛,相濡以沫,共同從事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阿拉貢的許多情詩甚至具有政治色彩的詩篇,都以艾爾莎為題,如1942年的《阿爾莎贊》、《艾爾莎的眼睛》,1954年的《眼睛和記憶》,1959年的《艾爾莎》,1964年的《只有屬于艾爾莎的巴黎》等。阿拉貢在詩集《斷腸集》的獻辭中說:“我的每一次心跳都向著艾爾莎”。
阿拉貢在許多詩篇中稱頌了自己對于終生伴侶純真不渝的愛情。詩歌語調直率、大膽、激越、奔放,而又親切細膩,把艾爾莎升華為愛的化身,力量的源泉,大自然的精靈,美麗而神秘的女神和天使。
上面所載《艾爾莎的眼睛》十小節詩,選自同名長詩中的一部分。我們讀后清楚地感覺到,詩人稱頌的已經不僅僅是艾爾莎的眼睛,詩中的艾爾莎的眼睛已經藝術化為一種意象。阿拉貢在1942年的詩集序言中曾明確寫道:
我通過你的眼睛看清世界,是你使我感受到這個世界,是你教我懂得人類感情的意義。
可見詩中艾爾莎的“眼睛”已經具有了特殊情境中的特殊意義。
在所選十節詩中的前半部分,主要稱頌阿爾莎的眼睛的內含深沉和豐富。那是人們向往的眼睛,所有的太陽都在其中弄影。那是智慧的眼睛,一切失望投身其中,都會轉瞬逝去。詩人看到這樣深沉而富于內含的眼睛不能不忘懷一切。這樣的眼睛富于變幻,有時如驚濤駭浪,有時如夏天的云霞。她的憂傷的淚花,連雨后晴空也感到嫉妒。那猶如圣母瑪利亞的淚眼,看穿了人間的一切悲苦和罪惡,包涵著古代諸王看到耶穌誕生的驚異。因此,看到她的眼睛,也就看到了人類的希望。
詩的后半部分,主要稱頌艾爾莎的眼睛囊括五湖四海甚至整個宇宙的力量。她的眼睛能夠裝下宇宙中所有的星辰,能夠像一陣驟雨催開無數的野花芬芳。她的眼睛,蘊含著人類的文明、智慧和力量。就像人類面臨災難的黑暗時刻,忽然看到海面上的亮光,那就是艾爾莎的眼睛。艾爾莎的眼睛,就是光明、智慧和力量。
阿拉貢獻給艾爾莎的大量詩篇,多寫于抵抗運動時期,字里行間令人感到有明顯的隱喻意味,往往認為阿拉貢是通過稱頌艾爾莎而頌揚法蘭西,人們也往往從這個意義上欣賞和傳誦這些詩篇。但是,后來阿拉貢自己則反對這樣的評價和分析,他說,為什么我要借她的名字談其他的事情呢?認為這樣評析和理解,是一種偏見。詩人的表白,并不一定能夠統一讀者和評論者的看法,何況讀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都在發展變化。只要我們理解詩篇的主要精神,欣賞詩篇的藝術魅力,并關照到作者、讀者、評者以及社會歷史欣賞習慣等各方面的作用,一定能夠獲益非淺。
上一篇:〔俄—蘇〕多爾瑪托夫斯基《舞臺故事》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英國〕勃朗寧《荒郊野侶》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