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密茨凱維支《致聶門河》愛情詩鑒賞
〔波蘭〕 密茨凱維支
那黃金時(shí)代的水流到哪里去了?
我常常在河里玩水,我們很想滑過水面,
一直到寂寞的荒野,就在那里,
青春可以掩藏心頭的怯弱和不安。
那里,洛拉解散了柔軟的發(fā)辮,
驚奇而得意地向水中的影子凝視。
我的熱烈的戀愛的眼淚卻模糊了
她的映在這銀色的水波中的影子。
聶門河啊,那水源哪里去了?
它很愿意給我這樣的希望的夢和幸福。
哪里是我的前途無量的童年?
哪里是我的友人? 我只徒然地關(guān)注!
哪里是我的曾在水中照影的洛拉?
一切都去了,我的眼淚又怎樣留住?
(孫用 景行 譯)
“戀愛過,生活過,寫作過”,法國大作家司湯達(dá)曾在他的墓碑上對自己那并不漫長的一生作過如此簡短的總結(jié)。里面雖然充滿了對不虛此生的自豪,但同時(shí)也隱約流露出一絲惆悵和失落的情感。人生在世,好象總是在匆匆忙忙地趕路,似乎一直在毫無間歇地尋覓。轉(zhuǎn)瞬間,那五彩的年華,那迷人的時(shí)光,都不知不覺地從身旁滑過了。而當(dāng)他一旦放慢或停住了腳步,再回首自己的生活足跡的時(shí)候,方才忽覺猶如一場夢,兩手空空。失落,人生中最苦澀的情感,便油然而生。此時(shí),最先映入其腦海的,自然就是那一件件令人難忘的往事。于是,人們又往往要調(diào)轉(zhuǎn)“腳步”,要向回尋覓,尋覓那逝去的童年、逝去的青春、逝去的愛和那逝去的夢。讀了密茨凱維支的這首詩,我們也情不自禁地為詩人的情感所打動(dòng)。
也許是長期漂泊,思念故里。也許是樹高萬丈,葉落歸根。總之,我們的男主人公已經(jīng)在人生的旅途上走過了一段相當(dāng)?shù)穆烦獭.?dāng)他“返航”的時(shí)候,當(dāng)他重游那舊日的場景——聶門河的時(shí)候,頓覺時(shí)過境遷,萬事皆變,不禁感慨萬分。“那黃金時(shí)代的水流到哪里去了?”詩人通過向聶門河的大聲發(fā)問,以抒發(fā)自己失落的情感。“聶門河”,故鄉(xiāng)的河,是他童年之夢的目睹者,也是他們初戀時(shí)光的見證人。望著那既熟悉又陌生的流水,往事歷歷在目,童年的夢和青春的情便愈見清晰起來:“我常常在河里玩水”,詩人僅用一句話,就把一幅天真、無邪、好動(dòng)的兒童畫勾勒出來。“我們很想滑過水面”,詩人通過從“我”到“我們”這一人稱的變化,巧妙地描寫了主人公的成長和初戀。因?yàn)樗麄儾辉偈呛唵蔚亍巴嫠保恰昂芟牖^水面”,“一直到寂寞的荒野”,因?yàn)椤熬驮谀抢铮啻嚎梢匝诓匦念^的怯弱和不安。”寫到這里,我們的女主人公方才露面,”那里,洛拉解散了柔軟的發(fā)辮”,一展她迷人的風(fēng)采和初熟的青春。而“我的熱烈的戀愛的眼淚卻模糊了/她的映在這銀色的水波中的影子。”這真是一個(gè)熾烈、純樸的初戀景,一幅自然、美麗的山水畫! 也許這是我們的男主人公怎么也無法忘掉的一幕。
所以,當(dāng)他舊地重游的時(shí)候,首先要詢問的便是“聶門河”,“聶門河啊,那水源哪里去了?”很明顯,詩人并不是在感嘆河水的枯竭,而是這不盡的流水、這無情的歲月帶走了“我的前途無量的童年”,“我的友人”,“我的曾在水中照影的洛拉。”而所能留下的則只是眼淚。此時(shí)此刻,我們仿佛看見了一個(gè)游子歸鄉(xiāng)的“凄涼場景”。而此情此景,又不禁使我們想起了那首歌曲:
……
我已是滿懷疲憊,
眼里是酸楚的淚。
我曾經(jīng)豪情萬丈,
歸來卻空空的行囊。
……
上一篇:〔俄—蘇〕高爾基《致奧莉加》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美國〕卡洛琳·凱瑟《藏起我們的愛情》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