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萊奧帕爾迪《致席爾維婭》愛情詩鑒賞
〔意大利〕 萊奧帕爾迪
席爾維婭,你可曾記得
你在人世間的那段光陰,
那時你嬌艷無比,
含笑的眸子秋波頻頻,
你有時憂傷,有時歡欣,
正好踏上青春的旅程?
靜寂的房間和周圍的街道,
蕩漾著你唱不完的歌聲,
那時你坐著專心做女紅,
對美好的前途滿懷信心。
當時是芬芳的五月,
你總愛這樣度過時辰。
有時我拋開了愉快的學習
以及玷污了的書本(在這上面,我度過了
童年和部分最美好的光陰),
從我父親屋子的陽臺上,
傾聽你的聲音,
看你的手兒在疲乏的織機上
飛快地來回送迎。
當時我仰望晴空,
仰望金色的街道和園庭,
從這兒眺望遠處的海洋,
在那兒仰視高高的山峰。
任何言語都無法表達
哪樣的感情蕩漾在我心胸。
我的席爾維婭!
我懷著多深的柔情,
多美好的希望,多純潔的心
可是人生和命運,
當時對我們是多么無情!
當我想起這許多向往已久的事,
我就感到煩惱,郁悶,
為自己不幸的命運痛苦失聲。
啊,大自然,啊,大自然,為什么你以后
不能把當時允諾的一切兌現?
為什么你如此
把自己的孩子誆騙?
草木凋零的冬天尚未降臨,
你就染上暗疾,
在病魔的淫威下呻吟,
我親愛的,你終于離開人間。
你見不到自己的青春,
任何甜蜜的贊美
(有時贊美你一頭黑黑的秀發,
有時夸獎你羞怯而富有魅力的眼神),
都不能撫慰你的心靈。
而你的朋友們,也不能
在假日向你傾訴衷情。
我那甜蜜的希望,
不久也成為泡影。
對我的歲月來說,
命運也把我的青春否定。
唉,我少年時代的伴侶,
我那可悲的希望,
你怎么消逝得無蹤無影!
難道這就是人生!
難道這就是我們經常談起的
歡樂、工作、遭遇的愛情?
難道這就是人類的命運?
你,不幸的人兒喲,
在真理的曙光剛出現時,
你就失去了生命。
在你的手兒指向的遠方,
是寒冷的死亡和光禿禿的墳塋。
(錢鴻嘉 譯)
賈科莫·萊奧帕爾迪生于1798年,是19世紀意大利浪漫主義抒情詩人,對當時的歐洲文學具有最杰出的貢獻,他的作品至今仍有極為深遠的影響,猶如英國的拜倫和法國的雨果,特別是對于現代人的作用,甚至超過了這兩位詩壇巨星的現實意義。萊奧帕爾迪的雙親雖有雄心壯志卻因循守舊,他少年時就顯露才華,然受家庭壓抑,從小就感受到人生的悲涼和痛苦。他博學多能,通曉希臘文和拉丁文,以及英、法、西班牙等現代語言。18歲時、因身體多病和內心痛苦,放棄取得古典主義學者資格的打算而從事文學創作,在詩歌藝術上顯示出卓著的才華。他于1837年逝世,年僅39歲,然著作甚豐,頗受人們的崇愛。
《致席爾維婭》創作于1828年4月。詩人由于疾病纏身,回到家鄉生活于孤獨凄苦之中,而對人生的無限感慨則使他寫出了一篇又一篇的動人詩作。
《致席爾維婭》描述對于少女席爾維婭的回憶與懷念。這位勤勞美麗的姑娘,是詩人父親車夫家的貧苦女兒,她的夭折是對詩人的沉痛打擊,也使詩人對社會人生發生了更為深刻的思索。全詩由五小節構成。第一節贊美少女的嬌艷、純潔和天真活潑,她雖然有時憂傷,但對美好的前途滿懷信心,在房間里,在街道上,都蕩漾著她唱不完的歌聲。主要突出她的美麗、純潔和天真,同以后發生的悲劇形成反襯。
第二節描寫詩人對席爾維婭的無限愛慕。拋開了愉快的學習和反復閱讀的書本,詩人不顧一切地全身心地傾聽席爾維婭的歌聲,看她的手兒在織機上靈巧的活動。不論是萬里晴空和金色的園庭,不論是遠處的海洋和高高的山峰,都比不上席爾維婭在詩人心中的位置,任何語言都不能表達究竟是多么強烈、多么真摯、多么深刻、多么豐富的感情蕩漾在詩人的心里。
第三節抒寫詩人對人生坎坷命運多舛的感慨。他指責人生和命運對我們是多么無情,他指責大自然為什么要誆騙自己的孩子。詩人在這里提出了人生哲學的命題,顯示詩人對自然、社會和人類生活進行不斷的追索和探求。
第四節描述席爾維婭終于被病魔奪去了年輕的生命。字里行間洋溢著詩人對席爾維婭的深切懷念,以及對她的不幸的夭折的強烈憤慨。
第五節抒寫詩人對席爾維婭不幸夭折的感憤。少女的死給詩人帶來巨大的痛苦,詩人的希望化為泡影,詩人的青春也隨著少女的夭折而消失。詩人感嘆道:
難道這就是人生!
難道這就是我們經常談起的
歡樂、工作、遭遇和愛情?
難道這就是人類的命運?
三個排比式的反詰句,有力地表達了詩人對心上人的懷念和對人生悲苦的哲學思索。人的世俗生活既有幸福又有痛苦,既有歡樂又有災難。而且既有生又有死,死則是出發點又是歸宿。當然,萊奧帕爾迪的生命痛苦和死亡歸宿的意識則更濃烈、更突出,這也表達了詩人對于現今和往昔之間矛盾永遠不可解決所進行的一種思考與判斷。從中也透露出詩人的啟蒙思想和人道主義情懷。
萊奧帕爾迪的詩歌形式,主要是自由的抒情歌曲。他強調開掘自己民族的傳統、自己的風景、自己的民間創作。并且,為創新意大利傳統的抒情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詩的語言,富于通俗詩和宮廷詩的韻味,凄切優美而余味不盡,加之他對人類命運和人類尊嚴的探索,既感人肺腑,又往往使人陷入深思,具有豐富的內含和強烈的張力。
上一篇:〔英國〕華茲華斯《致山地少女》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俄—蘇〕多爾瑪托夫斯基《舞臺故事》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