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凄緊,關河①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②物華休。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③,歸思④難收。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颙望⑤,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⑥知我,倚欄桿處,正恁凝愁!
【注釋】
此詞抒寫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北宋柳永作。瀟瀟:下雨聲,一說雨勢急驟的樣子。一作“蕭蕭”。
①關河:關塞與河流,此指山河。
②苒苒(rǎn):同“荏苒”,形容時光流逝。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③渺邈(miǎo miǎo):遠貌,渺茫遙遠。一作“渺渺”。
④思(sì):心緒愁思。
⑤颙(yóng)望:抬頭凝望。颙:一作“長”。
⑥爭:通“怎”。
【大意】
面對著瀟瀟暮雨從天空灑落在江面上,經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涼清朗。凄涼的霜風一陣緊似一陣,關山江河一片冷清蕭條,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樓上。到處紅花凋零、翠葉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漸漸地衰殘。只有那滔滔的長江水,不聲不響地向東流淌。
不忍心登高遙看遠方,眺望渺茫遙遠的故鄉,渴求回家的心思難以收攏。嘆息這些年來的行蹤,為什么苦苦地長期停留在異鄉?想起美人,正在華麗的樓上抬頭凝望,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當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會知道,我倚著欄桿,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賞析】
這是一幅暮秋傍晚的秋江雨景,雨后江天,澄澈如洗。“洗”得生動真切,“洗”出的是一種心情。“暮雨”、“瀟瀟”,使人仿佛聽到了雨聲,雨滴“灑”落,這是雨的動態。雨過天晴,秋風帶來陣陣寒氣,江山清冷,殘陽斜照,凄涼、蕭索的氣氛一下子便被烘托出來,蘇軾也嘆曰“此語(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于詩句不減唐人高處”。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悲壯闊大;身處高樓上,入眼的每一個景色里,都滲透著深沉的感情。低處所見,到處花落葉敗,萬物凋敝,怎能不引起作者不可排解的悲哀?自然界的變化輕易勾出文人的許多感觸,勾出游子的無限愁緒。游子有感,造化無情,看那長江水,無語東流,這是無理的指責,無理卻有情。在這無語東流的長江水中,寄托的是作者韶華易逝的感慨。
這感慨是對故鄉親人的懷念,想念故鄉本就應該登高望遠,不忍登高又為哪般?怕的是引出更多的鄉思。然而,作者終究還是登高了,他現在站的位置不就是高樓上嗎?口中雖然說著“不忍”,心中卻還是沒有忍住。登高臨遠是為了看看故鄉,故鄉太遠,望而不見,看到的則是更易引起相思的凄涼景物,最終還是讓心中的鄉愁一發而不可收拾。不得已而淹留他鄉,落魄江湖,四處漂泊,回首往事,心中滿是苦澀。苦澀從何而來?從思緒的那邊來。故鄉的佳人應該也正盼望他的歸來吧!“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在多少次希望和失望之后,她肯定會埋怨他不想家,卻不知道“倚闌”遠望之時的愁苦,不只她有,他也有。
【拓展】
南宋李彌遜曾作《春日即事》,表達仕途失意后的寂寞并感嘆世態炎涼。全詩如下:
小雨絲絲欲網春,落花狼藉近黃昏。
車塵不到張羅地,宿鳥聲中自掩門。
上一篇:《代出自薊北門行》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下一篇:《出塞》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