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胡中山
是一所港灣
專泊中國人的鄉音
無須叩問客從何處來
淺黃的膚色中亮著
揚州的驛馬
長安的宮闕
湮遠成為一種親切之后
風是歷史的簫聲
傾聽如
一首夢般柔細的歌
是一所永不屯兵的城堡
匯集聚著中國的二十四番花訊
你是不用泥土也能生根的蘭草
飲霜雪的冰寒
綻東方的芬芳
鮮明矗立的旗像
黃河的浪東流永遠向
著陽光的一面
是一座璀璨的浮雕
亮麗著殷墟仰韶的玄黃釉彩
煙云變幻
一如西出玉門關外的信使
海便是你的心中的絲路
孤帆遠影
故鄉的明月是仰望北斗的磁場
你乃成為一位細心的收藏家
曾經也窮困過典當過手頭的軟細
就是不肯典當從祖國帶過來
的家私
五千年不是一件可以隨便拍賣的古董
而是一盞會帶來幸福的神燈
黃雍廉
唐人街,海外華人最親切的名詞,是海外各國華人的聚居之地,華僑們借這個名詞表達了他們對祖國的拳拳眷戀,孜孜相思。
這首詩便借唐人街這個特殊的名詞抒寫了千萬個飄泊海外的中華赤子對古老的東方——母親的土地的一腔相思和愛戀。詩人以“揚州的驛馬、長安的宮闕”這些富有唐代特征的意象喚起了人們對古老民族、古老國度的思念。以“不用泥土也能生根的蘭草”,贊頌了龍的傳人的偉大耐勞精神。用“象黃河的浪東流”、“永遠向著陽光一面的旗”,表達了炎黃子孫心向祖國的堅定信念。唐人街中這些個“淺黃膚色”的炎黃子孫“孤帆遠影”飄洋過海,一如“西出玉門關外的信使”在海上打開了一條絲路。他們雖遠離母親的國土。心卻向往著“故鄉的明月”,他們象“細心的收藏家”,即使在典當手頭細軟的窮困之時,也不愿賣掉從祖國帶過來的家私。祖國,五千年文明壘積起的祖國,是這些游子們心頭的一盞燈——“一盞會帶來幸福的神燈。”
詩人以飽含感情的筆墨寫出了海外游子的赤子之心。我們仿佛聽到了他們的心跳,看到了他們眼中的熱淚,你不能不說詩的每一個意象中跳動著一顆海外游子的紅心,每一行詩句中流瀉著海外游子的思鄉情,每一個漢字就是一個龍的傳人……
寫鄉情的詩,古今中外作者頗多,黃雍廉卻寫得特別。他選取“唐人街”這歷史造成的特別名字作為抒情的窗口。這名字本身就會引發人無限的鄉思,而詩人又不惜筆墨地描寫了唐人特有的風物,更使人對遙遠的東方古國——中國思念深深,如癡如狂。詩人還十分巧妙地借用了五千年傳統文化中的唐詩表達了古人沒有賦予的那一份鄉情。“無須叩問客從何處來”乃是唐代賀知章《回鄉偶書》,“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反用,“孤帆遠影”又是取自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在傳統文化與現代西方文化的交融中詩人寫出了這一首夢般柔細的歌。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黃雍廉的這首《唐人街》,頗似從大洋彼岸飄出的一陣玉笙,它柔細、輕裊、纏綿、癡迷,向我們訴說著黃河水一樣流不盡的相思情,唱著一支悠悠如白云一樣飄不盡的戀鄉歌……
上一篇:舒婷:雙桅船
下一篇:貝嶺·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