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靈感是不夠的
莫道靈犀最可人,生機也要善經綸。
念如光轉香余手,韻似云張雨洗塵。
偶會機樞情未遍,漫梳奇正味才淳。
用心吟到風渾洽,一語天然萬古新。
滔滔假詩,甚囂塵上,固不足道。
然求真求切,篤實詩道,亦歧路茫茫,頭緒萬端,殊非易與。
余嘗與人論詩,某公舉贊靈感,奉為圭臬,以為詩必有靈感始成,無靈感即無所謂詩。無靈感而強作,是為瀆詩。此言固無可疑。然某公進而以為,詩只在靈感,由此衍開,竟淪于某種神秘主義之靈感說、天才論、天助說、彩筆夢之類奇談怪論,便成偏見淪于魔道矣。
蓋靈感于詩,有發軔之功,卻不足以成養育之德。
所謂靈感者,實一念之慧也。一念之慧,神光燭照,心意通洽,遂成一題。然此一念,恍兮惚兮,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不落地處,難以成篇。必得打磨經營,云行雨施,始成規模格制。
若一味拘泥靈感,以為得一靈感足矣,不但暴殄靈感,甚或昧于靈感,坐井觀天,貽害才志,亦未可知。
蓋靈感即如頓悟,慧能以來,頓教竟成顯學,司空表圣、嚴滄浪至于王漁洋,皆以禪切詩,穎悟神韻為則。靈感靈犀靈性之說,亦由此勢張。
然頓教之悟,亦非天降餡餅、守株待兔般易與,實千錘百煉中來。必先有終日尋春不見春之窮志,繼之芒鞋踏破嶺頭云之苦參,加以歸來偶把梅花嗅之機緣,始得春在枝頭已十分之穎悟。
若二三士大夫,十余冒牌士大夫,木屐博帶,字句空靈,意蘊蒼白,以纖佻輕薄附會風雅,久則心念枯萎,欲求切意了不可得,更遑論穎悟、妙有、靈犀、契會也。
錢鐘書稱“漁洋天賦不厚,才力頗薄,乃遁而言神韻妙悟,以自掩飾”,靈感妙悟之作,若假以諱短,其又下之下矣。
上一篇:冷嘲與熱諷
下一篇:唐風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