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春雨初霽①
名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導讀】
陸游的這首詩寫于淳熙十三年(1186),此時他已六十二歲,在家鄉山陰(今浙江紹興)賦閑了五年。詩人少年時的意氣風發與壯年時的裘馬清狂,都隨著歲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雖然他光復中原的壯志未衰,但對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軟弱與黑暗,是日益看得明白了。這一年春天,陸游又被起用為嚴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臨安(今浙江杭州)去覲見皇帝,住在西湖邊上的客棧里聽候召見,在百無聊賴中,寫下了這首被廣泛傳誦的名作。
【原詩】
世味年來薄似紗②,誰令騎馬客京華③?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④,晴窗細乳戲分茶⑤。
素衣莫起風塵嘆⑥,猶及清明可到家⑦。
【注釋】
①霽(jì):雨雪停止。②世味:人情世態的興味。③京華:京城。指南宋京城臨安。④矮紙:短紙。斜行:寫草書的筆勢。草:指草書。⑤細乳:沏茶時水面浮起像乳一樣的小泡沫。分茶:品茶。⑥素衣:白色的或淺色的衣服,這里是詩人對自己的謙稱,猶言“素士”、“布衣”。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⑦猶及:還來得及。
【譯詩】
近年來真感到世態炎涼人情薄如紗,
誰讓你騎著馬離開家鄉客居在京華?
住在小樓上徹夜聽著那沙沙的春雨,
深深巷子里明早又會有人叫賣杏花。
閑來無事在短紙上隨意寫幾行草字,
晴天窗下漾開茶沫慢慢品一壺清茶。
不必擔心京城的風塵會把素衣弄臟,
令人欣慰的是清明前還來得及回家。
【賞析】
這首詩在陸游的詩作中是一首風格較獨特的詩,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兩句尤為出名。
首聯就言“世味”之“薄”,并驚問“誰令騎馬客京華”,寫出對世俗和官場的厭倦。一方面感嘆人情冷暖,如半透明的薄紗;另一方面又捫心自問:誰叫自己離家而客居京華,表明寓居臨安的寂寞無聊和無奈。頷聯寫春夜的感受,挑選了極富生活氣息的細節“聽春雨”和“賣杏花”進行描寫,讓人聯想起江南淡而濃、深而遠的溫馨春意,同時又從字里行間感受到詩人的孤寂和苦澀。詩句形象鮮明、意味深長,對仗工整。傳說這兩句詩傳入皇宮中,深得孝宗皇帝的贊賞。頸聯寫詩人客居時的生活,又挑選了兩個典型的生活細節:“作草書”和“品清茶”,這一“閑”一“戲”既表現詩人追求清新淡雅生活的愿望,又深藏著詩人無窮的感慨和牢騷。尾聯寫離清明已不遠,想早早離京回家。“莫起風塵嘆”一句言明要保持自身清白的品行,“清明可到家”一句表明詩人歸心似箭的同時,又包含著激憤之情。
整首詩清雅靈秀,情趣深長,別有韻致,詩意濃郁。雖是寫春,卻既不是歡春,也不是傷春,而是“薄春”;沒有豪唱,也沒有悲鳴;沒有憤憤之情,也沒有盈盈酸淚,有的只是結腸難解的郁悶和淡淡的一聲輕嘆,“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上一篇: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一剪梅》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
下一篇: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關山月》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