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菩薩蠻
晶簾一片傷心白,云鬟香霧成遙隔。無語問添衣,桐陰月已西。西風鳴絡緯,不許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
詞譯
莫問白是誰的白,且記住水晶簾是你的,傷心是我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遙隔的伊人,你到底在水的哪一方?
年年秋日,你為我添衣,為我溫被。這些,當時只道是尋常。如今,你離我而去。添衣的時節,我的寒涼,從人間鋪到天上。可是再也無人,為我披上溫暖的衣裳。
夜深了,月兒不說話,路過的風不說話,翻舊的信箋不說話。只有絡緯,悲鳴不止,不讓去年的秋天,去年的你,進入我的夢。
評析
此詞當是康熙十六年秋之作,亦是納蘭詞中的經典之作。至于內容,一說是塞上思情之作,一說是“悼亡”。觀詞中“只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確似悼亡之音。
“晶簾一片傷心白,云鬢香霧成遙隔。”上闋起二句說月夜之下又思念起妻子,不勝傷感。“傷心”,極言之辭。“傷心白”即極白。李白有一首《菩薩蠻》,寫思婦盼望遠方行人久候而不歸的心情,其中就有“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的句子。此句謂在月光的映襯下水晶簾看上去一片白。“云鬟香霧”句,語出杜甫《月夜》:“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這是杜甫寫給妻子的詩,詞人用此亦代妻子。“無語問添衣”一句,承上句,謂所思的人不在身邊,即使天氣寒冷,也無法問她要不要加衣裳,照應了前句的“成遙隔”。“添衣”兩字,平淡深情。接下去是“桐陰月已西”。“桐陰”,梧桐樹蔭,此句謂月已西沉,夜色已深。
下闋承前意脈,先說西風陣陣,絡緯聲聲,不但難以入眠,且更令人添愁增恨。“只是”句,謂秋色和去年秋天相同。去年秋時人尚在,今年秋時,風景不改,人已不在。于是“如何淚欲流”。一個“欲”字用得恰到好處,“欲”是將出未出,想流不能流,將詞人那種哀極無淚的情狀摹寫得極其精準。
這闋小令所截取的,不過是生活中“添衣”這么一個細小的事。除卻“云鬟香霧”的指代,言語極平實,上下闋折轉之間也是從容淡定,然而于小處極見真情,凄婉動人之處,似是眼前梨花飛舞,細碎地散落一地,讓人心意黯然。
上一篇:納蘭《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詩詞賞析
下一篇:納蘭《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