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650—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才華早露,未成年即被贊為神童。乾封初年被沛王李賢征為侍讀,兩年后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隨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其父受其累被貶為交趾令。上元二年或三年南下探親,渡海溺水而死。王勃文學主張崇尚實用,對轉變唐初以上官儀為代表的詩風起了很大作用。今存詩八十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九十多篇。
城闕(què)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huàn)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題解】作者供職長安時,朋友杜少府要到蜀地就任縣尉,作者親自為他送行。兩人走出長安城宏偉的城垣和宮闕,還是不忍分別。從長安到巴蜀,風煙萬里,山長水闊,而今此一別又不知何日才能相見。此情此景激發了作者才思,寫下此詩送別友人。
【注釋】1.少府:當時對縣尉的通稱。2.蜀川:在今四川崇慶縣,一作“蜀州”,指川西岷江流域一帶。3.闕:古代皇宮門前兩邊的望樓。4.城闕,指唐代首都長安的宮城。5.三秦:秦朝滅亡后,項羽把秦地分成雍、塞、翟三個小國,稱為“三秦”。這里指長安附近關中一帶。6.五津:指四川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7.宦:官宦,做官的意思。
【串譯】古代三秦之地,拱護著長安的城垣宮闕。風煙滾滾,望不到蜀地岷江的五津。與你握手作別時,彼此間心心相印,你我都是遠離故鄉、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內只要有了你做知己,不管在天涯海角都像是在一起。請別在分手的歧路上傷心痛哭,像那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淚落沾衣。
【賞讀提示】送別詩,絕大部分是訴說難分難舍的心情,是憂愁悲苦的。而這首詩卻只有少年進取精神,而無消極頹唐情緒,送別,也要送出朗朗之氣,也要送出大丈夫之概,這就是此詩的可貴之處。
詩的整體呈舒緩型節奏,第三聯為高亢型滲入句,要求誦讀者由中勢起調,扎扎實實做好頭兩句,然后自“與君離別意”至“兒女共沾巾”六句一氣呵成,聲音逐漸走強,氣勢逐漸走高,情緒逐漸明朗,此種誦法是誦讀者必修基礎功課之一。
【推薦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上一篇:《王冕·墨梅》原文、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王灣·次北固山下》原文、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