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菩薩蠻
闌風伏雨催寒食,櫻桃一夜花狼藉。剛與病相宜,瑣窗薰繡衣。
畫眉煩女伴,央及流鶯喚。半餉試開奩,嬌多直自嫌。
詞譯
雨下得永遠沒有最后一滴。待字閨中的女子,看見櫻桃花的凋零,像一首安魂曲。
病中,她有時,溫柔在一個人巴山夜雨的詩句里,比春天更為生動。有時,又長在相思樹,那一圈圈不斷擴大的年輪里。
寂寞的時候,她的衣袖空空,藏不住一點北方的風。清晨,她喚來小囡畫眉。
梳妝鏡前的她,多像嬌美的桃花……為了最美麗地開放,想了一千種姿勢。
評析
此類描寫女子生活之作,納蘭詞中屢見,風格頗近于溫庭筠和韋莊。此詞描繪了寒食節時候,一女子剛剛病起,乍喜乍悲的情態。
起二句先繪寒食節候之景,風雨不止,一夜之間櫻花零落。這是全篇抒情的環境、背景,以下便是描繪她在這景象下的一系列的行動。首先是按節令而薰繡衣,“剛與病相宜,瑣窗薰繡衣”。天雨衣潮,置爐熏衣,人在病中亦怯寒,喜歡爐溫,故言“剛與”。瑣窗,指雕刻有花紋圖案的窗子;繡衣,指華麗的衣物,“瑣窗薰繡衣”的情景,想來是頗為高貴幽雅的,但似乎又透露出一種孤獨無聊的氣息。熏完衣,然后就是打扮自己了,“畫眉煩女伴,央及流鶯喚”。此女剛剛病愈又逢寒食節將至,遂煩請女伴幫忙梳妝打扮,而此時小黃鶯也偏偏在窗外啼囀,想來她的心情還是頗為歡愉的。然而“半餉試開奩,嬌多直自嫌”。“半餉”謂許久、好久,“自嫌”是自己對自己不滿。那她為何半晌才打開妝奩?無論怎么妝扮,皆自嫌不稱心意,又是為何?小詞并未明說,只是摹其細節去刻畫她的心理,淡淡地透露了幾許自傷的情懷,寄深于淺,寄厚于輕。
上一篇:納蘭《菩薩蠻·晶簾一片傷心白》詩詞賞析
下一篇:納蘭《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別》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