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牛圖頌之三:受制
普明
漸調漸伏息奔馳,渡水穿云步步隨,
手把芒繩無少緩,牧童終日自忘疲。
《十牛圖頌》,卍續藏第一一三冊頁九二一下
【白話新唱】
這頭莽牛越調教越馴服
不會再亂跑亂撞了
然而牧童仍然緊握手上的芒繩
絲毫不敢大意
當牛兒行走渡河時
牧童在后面步步跟隨
以免它突然狂性大發
牧童全心牧牛
自有無窮樂趣
雖然整天工作也不覺疲累
【分析與鑒賞】
到了第三階段,牛的野性漸漸淡化了。但是,牧童仍然要緊握手上的芒繩,才能控制牛兒行走的方向。
就心的鍛煉來說,修行人到了這個階段,已經初步具備控制心念的能力了,要數息就能專心數息,要念佛就能專心念佛,妄想紛飛的情形少很多了。
但是,如果牧童放掉手上的芒繩,牛兒還會乘機開溜,重回狂野的慣性。所以,修行人必須再接再厲,不可懈怠,否則就前功盡棄。
好在,修行人這時也品嘗到滋味了,能夠感受到修行的樂趣,毋須像前一階段的勉強,自己愿意繼續努力下去,故曰:“牧童終日自忘疲?!?/p>
附記:玉琳通琇和詩曰:
牧童但不迷頭去,純白牛兒到處隨,非比道途販賣客,橫騎倒捋自無疲。
上一篇:《出塞》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
下一篇:普明《十牛圖頌之八:相忘》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