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工之什
臣工之什
臣工之什,包括臣工、噫嘻、振鷺、豐年、有瞽(ɡǔ)潛、雝(yōnɡ)、載見、有客、武10篇。該組雜編主要是周初周天子獎勵農桑、祭祀列祖列宗、接待朝聘的諸侯所用的一些頌歌。
臣工
【原文】
嗟嗟臣工,敬爾(1)在公。王厘爾成(2),來咨來茹(3)。嗟嗟保介(4),維莫之春(5),亦又何求?如何新畬(6)?于皇來牟(7),將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眾人:庤(8)乃錢镈,奄觀铚(9)艾。
【注釋】
(1)敬,勤謹。
(2)厘:通“賚(lài)”,賞賜。成:指成法。
(3)茹:調度。
(4)保介:田官。
(5)莫(mù):“暮”,莫之春即暮春。
(6)新畬(yú):古時實行輪種,種過的田地間隔再種。
(7)來牟:麥子。
(8)庤(zhì):儲備。
(9)铚(zhì):古代一種短小的鐮刀。
【譯文】
群臣百官啊,你們勤謹地從事公務。我頒布了農耕的規則,你們要商量研究調度。田官啊,現在正是暮春時節,你再想想還有什么事需要籌劃?是該考慮怎樣整治新田了。多茂盛的麥子啊,看來今年要有好收成。偉大的上帝啊,終于賜給我們豐年。我命令我的百姓們,收拾好你們的鍬和鐮刀,我要去視察收割的情況了。
【解析】
本詩傳說是周成王時代的作品。從詩的全文來看,應是周王的口氣。這是周王耕種籍田并告誡農官的詩。詩歌敘述周王告誡農官恪于職守,在暮春時就要早早籌劃農事,并且敦促農民準備齊全各種農具,以備春種秋收之用。表明了周王非常關心農業生產。
噫嘻
【原文】
噫嘻成王,既昭假(1)爾。率時農夫,播厥(2)百谷。駿發爾私(3),終三十里。亦服爾耕,十千維耦(4)。
【注釋】
(1)昭假:明告。
(2)播:播種。厥:其。
(3)私:私田。
(4)耦:兩人并肩拉犁耕田。
【譯文】
成王輕聲感嘆,我已明告先公先王。我將率領眾多農夫,播種那百谷雜糧。大家迅捷地在三十里田野上開發自己的私田。在耕作的過程中相互配合,萬人耦耕結成五千對。
【解析】
本詩是周王春天里祭祀上天祖先,祈求百谷豐收并告誡農官的樂歌。詩歌敘述了周王在祭祀上天之后,昭告農官率領農夫播種百谷,并鼓勵農官大規模開發公田之外的私田。這是西周社會農奴在集體方式下大規模進行農業勞動的真實寫照。
振鷺
【原文】
振鷺于飛,于彼西雝(1)。我客戾(2)止,亦有斯容(3)。在彼無惡(4),在此無斁(5)。庶幾夙夜,以永終譽(6)。
【注釋】
(1)西雝(yōnɡ):西郊周王的離宮。
(2)戾:至,到。
(3)斯容:歌舞者一樣的儀表。
(4)惡:厭惡。
(5)斁(yì):討厭。
(6)終譽:眾人贊譽。
【譯文】
在這西邊我的宮殿里,舞者模仿白鷺一樣飛翔。我有賓客來到這里,也有舞者一樣的儀表。在他的宋地沒人厭惡,在這周地受人喜歡。他謹慎勤勉日夜辛勞,被人們長久的贊譽。
【解析】
本詩可能是周王宴請前來助祭的殷商后代宋徽子的樂歌。詩歌敘述周王嘉許前來助祭的諸侯受人愛戴,并希望他能朝夕謙恭自勉,永保美譽盛名。
豐年
【原文】
豐年多黍多稌(1),亦有高廩,萬億及秭(2)。為酒為醴(3),烝畀祖妣(4)。以洽百禮,降福孔皆。
【注釋】
(1)稌:稻谷。
(2)秭:十億。
(3)醴:古代一種美酒。
(4)烝:進獻。畀:給予。祖妣:男女祖先。
【譯文】
在豐收之年,麥子和稻谷車載斗量,并且建有高大的糧倉,數不勝數的糧食被好好儲藏。釀成各種美酒,向祖先獻上。以此用來配合各種祭祀儀禮,祈求上天降幅給普天下的蒼生。
【解析】
這是周王在秋天收獲之后祭祀祖先及上天神靈的樂歌。首先表明上天保佑,政通人和。今年又是一個豐收之年,糧食堆滿倉。后來描述了大豐收之后,把一部分谷物釀成美酒,祭祀祖先神靈,以祈求來年更大的福祿。
有瞽
【原文】
有瞽(1)有瞽,在周之庭(2)。設業設虡(3),崇牙樹羽(4)。應田縣鼓(5),鞉磬柷圉(6)。
既備乃奏,簫管備舉。喤喤厥聲,肅雝(7)和鳴,先祖是聽。我客戾止,永觀厥成(8)。
【注釋】
(1)瞽(ɡǔ):盲人。古代常以盲人擔任樂師。
(2)庭:指宗廟的大廳。
(3)業:懸掛樂器的橫梁上的大板,為鋸齒狀。虡(jù):懸掛樂器的直木架。
(4)崇牙:業上用以掛樂器的突出的木釘。樹羽:在崇牙上用羽毛做的裝飾。
(5)應:古代一種小鼓。田:一種大鼓。縣(xuán):通“懸”。
(6)鞉(táo):一種立鼓。一說為有柄的小搖鼓。磬(qìnɡ):石制的打擊樂器。柷(zhù):木制的打擊樂器。圉(yǔ):即“敔”,打擊樂器。
(7)肅雝(yōnɡ):樂聲和緩的樣子。
(8)成:一曲奏完。
【譯文】
雙目失明的樂師組成樂隊,王室祭祖時他們被召進宗廟。擺設起懸掛鐘鼓的樂架,上面裝飾著五彩的羽毛。小鼓大鼓擺放妥當,鞉磬柷敔安放整齊。一切就緒之后便開始演奏,簫管齊鳴,美麗的音樂環繞。眾樂交響聲音洪亮,莊嚴舒緩和諧美妙,先祖神靈聽了也會很歡樂。諸位賓客應邀光臨,長久地欣賞這一套樂曲。
【解析】
此詩是周王在宗廟里把各種樂歌合在一起演奏來祭祀祖先神靈的樂歌。詩歌由于是合樂祭祖,所以比較詳細地描寫了宗廟大廳內各種樂器的陳列及演奏效果。這樣的祭祀規模宏大,儼然一場盛大的音樂會,音樂自然,十分美妙,以此表明祭祀者的虔誠之心。在那個時代的政治生活中,樂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而且往往與禮密切相關聯,即所謂“禮樂并重”。
潛
【原文】
猗與漆沮(1),潛(2)有多魚。有鳣有鮪(3),鰷鲿鰋鯉(4)。以享以祀,以介(5)景福。
【注釋】
(1)漆沮:兩條河流名稱,均在今陜西省。
(2)潛:通“槮(sān)”,水中積柴以捕魚。
(3)鳣(zhān):大鯉魚。鮪(wěi):鱘魚。
(4)鰷(tiáo):白條魚。鲿(chánɡ):黃頰魚。鰋(yǎn):鲇魚。
(5)介:求。
【譯文】
漆水和沮水真是美啊,河里蘊藏著豐富的漁業資源。鳣魚鮪魚不計其數,鰷鲿鰋魚也數不勝數。捕獲各種魚獻祭祖先,祈求祖先賜福綿延。
【解析】
本詩是周王用各種魚類來獻祭祖先的樂歌。漆、沮兩條河流在周王朝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印記。它們孕育了周朝,詩中周王用各種嘉魚進獻祖先,以求得福祉。在這首詩中,魚是貫穿全文的。最后一句雖然沒有直接寫出魚,“余”與“魚”諧音。《潛》詩所寫的祭祀均用魚,這使我們可以推斷:今天仍然廣泛流傳的“年年有魚(余)”,民間除夕席上對魚不動筷而讓它完整地留進新年的習俗,和《潛》所描寫的祭祀活動應是一脈相承的!
雝
【原文】
有來雝雝(1),至止肅肅。相維辟公,天子穆穆(2)。于薦廣牡(3),相予肆祀(4)。假哉皇考!綏予孝子。宣哲維人,文武維后。燕(5)及皇天,克(6)昌厥后。綏(7)我眉壽,介以繁祉(8),既右烈考(9),亦右文母。
【注釋】
(1)雝(yōnɡ)雝:和睦的樣子。
(2)穆穆:莊重恭敬的樣子。
(3)薦:進獻。廣牡:祭祀用的大牲口。
(4)肆:陳列。
(5)燕:安。
(6)克:能。
(7)綏:賜。
(8)繁祉:多福。
(9)烈考:先父。
【譯文】
各諸侯一路行進和睦虔誠,到達此地恭敬祭享。各國諸侯相助祭祀,天子居中莊重恭敬。一片贊嘆聲中進獻上大牲口,陳列在廟堂來助我祭祀。偉大先父的在天之靈,保佑我能使國家安定。人臣賢能如眾星拱月,君主英明更舉世無雙。安定朝邦能感動上天,以保佑我子孫后代永遠昌盛。請上天賜予我長壽,助我有更多的福祉。既要保佑先父之靈,又要保佑先母之靈。
【解析】
相傳本詩為武王祭祀文王所作,在祭祀結束之后演唱。周王室雖然不能對全國進行牢固有效的控制,但周王畢竟身為天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小雅·北山》),諸侯們還是要盡為臣之責;一些禮儀性的,如祭祀時的助祭,諸侯都會來參加。本詩前六句就是描寫祭祀時的場面,莊嚴肅穆,后十句則贊美文王功德,祈求文王在天之靈多多賜福給子孫后代。
載見
【原文】
載(1)見辟王,曰求厥章。龍旂陽陽(2),和鈴央央(3)。鞗革有鸧(4),休(5)有烈光。率見昭考(6),以孝以享。以介眉壽,永言保之,思皇多祜(7)。烈文(8)辟公,綏以多福,俾緝熙于純嘏(9)。
【注釋】
(1)載:始。
(2)陽陽:美麗。
(3)和:掛在車軾上的鈴。鈴:掛在車橫木上的鈴。央央:鈴聲。
(4)鞗(tiáo)革:皮制的裝飾。有鸧(qiānɡ):鸧鸧,金屬碰擊的聲音。
(5)休:美好。
(6)昭考:指周武王。
(7)祜(hù):福。
(8)烈文:武功和文德。
(9)俾:使。緝熙:光明顯赫。純嘏(ɡǔ):大福。
【譯文】
諸侯開始朝見周王,請求賜予法度典章。龍旗展示了美麗的圖案,車上鈴鐺叮叮作響。車上的裝飾金光閃閃,整個祭祀隊伍威武雄壯。率領諸侯祭祀先王,手拿祭品虔誠進獻。祈求賜我健康長壽,神靈保佑長長久久,皇天多福無邊無疆。先王將以很多福祿賜予那些有武功文德的助祭諸侯,使其光明顯赫、福祿無量。
【解析】
本詩和上一篇《雝》相同,也是寫助祭的。周成王即位率領諸侯祭祀于武王廟。而本詩重點則在于描寫助祭諸侯。前六句描寫前來朝見成王,求取典章制度的諸侯車馬顯赫輝煌。后八句描寫成王帶領諸侯進行祭祀活動,祈求祖先神靈賜福。這樣做同時也是為了實現政治目的,通篇都在贊揚諸侯,請求祖先賜福,并委以輔佐重任,寄予厚望。是為了團結諸侯,防止其離心,達到穩定政局的目的。
有客
【原文】
有客(1)有客,亦白其馬。有萋有且(2),敦(3)琢其旅。有客宿宿,有客信信(4)。言授之縶(5),以縶其馬。薄言追(6)之,左右綏(7)之。既有淫威(8),降福孔夷(9)。
【注釋】
(1)客:指宋微子。微子,名啟,商紂王同母庶兄。
(2)有萋有且(jū):猶“萋萋且且”,形容隨從眾多的樣子。
(3)敦:通“雕”。
(4)宿:住一夜。信:住兩夜。
(5)縶(zhí):絆馬索。
(6)追:餞行送別。
(7)綏:饋贈。
(8)淫威:大的威望。
(9)孔:甚。夷:大。
【譯文】
有客人從遠方來到我家,騎著白色的駿馬。隨從人員眾多,個個盛服來隨駕。客人頭夜宿賓館,兩夜三夜再住下。授給客人絆馬索,勸客拴住他的馬。客人要走我送別,群臣一同慰勞他。客人在此受厚待,神靈賜福會更大。
【解析】
本詩是宋徽子朝周,周王設宴餞行所唱的樂歌。全詩一章,共十二句,可分三小節:一節四句,描寫宋徽子到達周朝首都的情況;二節四句,描寫周王挽留宋徽子及其隨從;三節四句,敘述周王及大臣為宋徽子踐行。禮儀周到,言簡而意賅。
武
【原文】
于皇(1)武王!無競(2)維烈。允文(3)文王,克開厥(4)后。嗣武受之,勝殷遏劉(5),耆定爾功(6)。
【注釋】
(1)皇:美好。
(2)競:爭,強。
(3)允:確實。文:文德。
(4)厥:其。
(5)遏:制止。劉:殺戮。
(6)耆(zhǐ):致,做到。
【譯文】
偉大的周武王啊,他自強而成就霸業。周文王確實有文德啊,他開創了子孫后代的基業。武王繼承了文王的事業,他戰勝殷商,制止了殺戮,完成輝煌的功業。
【解析】
此詩為敘述武王戰勝殷商的《大武》樂歌中的一章,詩歌主要贊頌了周文王為周朝的大業奠定了基礎,他伐崇戡黎,建立豐邑,修德行善,禮賢下士,深得人心。而武王繼承先祖的遺烈,自強不息,最終戰勝暴君商紂王,成就了千古功業。
上一篇:詩經《秦風》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詩經《節南山之什》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