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在唐朝建國初期,經常發生民族戰爭。由于戰火連年不斷,當時,內地許多人被官府強行征去參戰,給人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幸。
一天夜晚,一輪清冷的明月高高地懸掛在空中,古老的邊關漸漸沉寂后,身著盔甲、手持長矛的守關戰士還在城墻上巡邏放哨,他們不知度過了多少不眠之夜。為了擺脫思鄉的愁苦,戰士們彈起了琵琶,本想彈一首歡快的曲子,可彈出的卻是思鄉別離的音調。開始,他們還隨音樂大聲地唱,使勁地跳,想用這種方法擺脫思鄉的苦悶,可是后來,他們不唱了,也不跳了,一個個抱成一團痛哭起來,他們怎么能不想家呢?怎么能不思念親人呢?持續的爭戰,將戰士們的鐵甲都磨破了,讓不少年輕的生命也長眠在這里……
看到眼前的一切,王昌齡非常激憤,是什么原因,使他們不能回家?使許多人拋尸野外?是朝廷的用人不當。那些吃朝廷俸祿的將軍們,腐敗無能,整天只知尋歡作樂,讓胡人有機可乘,常常來侵犯。假如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在的話,他就可以將胡人趕得遠遠的,使他們不敢再越過陰山,這樣,許多遠征的將士,就可以回家與親人團聚了。
詩人很希望朝廷能任用一名英勇善戰的大將,于是就寫了這首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城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上一篇:王梵志《他人騎大馬》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普明《十牛圖頌之三:受制》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