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初新(東郊向曉星杓亞)
東郊向曉星杓亞。報帝里、春來也。柳抬煙眼,花勻露臉,漸覺綠嬌紅姹。妝點層臺芳榭。運神功,丹青無價。別有堯階試罷。新郎君、成行如畫。杏園風細,桃花浪暖,競喜羽遷鱗化。遍九陌、相將游冶。聚香塵,寶鞍驕馬。
【注釋】
《柳初新》:柳永自制曲,蓋因詠春而得名。《樂章集》注大石調。詞上闋寫瓊林苑春景,下闋寫新進士游苑盛況,必為景祐元年(1034)柳永中進士時所作無疑。“東郊”句:東郊,古有迎春之俗,逢立春日,天子率群臣迎春于東郊。向曉,凌晨。星杓,指北斗星柄之玉衡、開陽、搖光三星。觀察北斗斗柄的轉移,可以知四時,定節氣。斗柄朝東則春至,故云。亞,猶低也,俯也。“柳抬”句:柳葉初生,細長如眼,稱柳眼。“花勻”句:謂帶露之花,宛如美人臉上均勻地施了一層薄粉。綠嬌紅姹:謂百花開得十分漂亮。嬌、姹,相對為文,謂嬌美。“妝點”句:謂春天將亭臺打扮得十分漂亮。層臺芳榭,泛指樓臺亭榭。“運神功”二句:意謂天運神功,將春天裝扮得如圖畫般美麗。“別有”句:謂特別是在進士放榜之后。堯、舜,古時賢君,故以比帝王。堯階,金殿上的臺階。堯階試罷,指殿試剛剛結束。宋進士試分省試與殿試,禮部試稱省試,皇帝親試稱殿試,亦稱親試。宋制,殿試在三月,放榜亦在三月。新郎君:指初中之進士。杏園風細:謂進士杏園宴時風柔日麗。杏園,園名,故址在今陜西省西安市大雁塔南。唐代新進士賜宴于此,稱“杏園宴”。宋宴新進士在汴京城外西南瓊林苑,故又稱“瓊林宴”。桃花浪暖:三月桃花開,天氣漸暖,故云。又,《唐摭言》:“新進士尤重櫻桃宴。”此云“桃花浪暖”,或時序與飲宴雙關。唐宋時新進士有游冶賜宴之俗,此二句即見一斑。羽遷鱗化:指中進士后身份有了巨大變化。為避免與“鱗化”重復,故用“遷”。道士成仙謂之羽化,喻其飛升變化,若生羽翼。鱗化,魚龍變化。《辛氏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禹鑿山開門,闊一里馀。黃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車馬。每暮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過者便化為龍。”“遍九陌”句:意謂新進士們相偕滿京城游樂。九陌,漢長安城九條大道,此指汴京。相將,相偕,相共。按:相將,實為陜西方言,今則音轉為“相干”。游冶,出游尋樂。香塵:芳香之塵,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
【評析】
此詞全用鋪敘。詞上片寫汴京春景,“東郊”二句謂星杓報春,“柳抬”三句寫春滿人間,“妝點”三句寫春景如畫,寫景由大到小,由遠到近,層層鋪設。下片寫進士赴瓊林宴與游冶,“別有”二句寫殿試后新進士成行如畫,“杏園”三句寫進士瓊林宴盛況,“遍九陌”三句寫進士滿城游冶,次第寫來,其喜悅之情自在其中。
上一篇:柳永《望遠行(繡幃睡起)》詩詞注釋與評析
下一篇:柳永《永遇樂(天閣英游)》詩詞注釋與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