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紹翁·西溪①
一條橫木過前溪,村女齊登采葉②梯。
獨立衡門③春雨細,白雞④飛上樹梢啼。
【注釋】
①西溪:杭州城外西湖以西的一片濕地,被稱為“杭州之腎”。自古就是隱逸之地,被文人視為人間凈土、世外桃源。
②采葉:采桑葉。
③衡門:衡門就是原來“門”的別稱,《詩經陳風》對于門的稱謂就是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
④白雞:指公雞,因雄雞報曉,天色將白。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江南春天采桑的詩。詩人先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細雨清晨緊張的勞動場景:村前的小溪上架著一座小木橋,女孩子們都到了小溪對岸。就連詩人也獨自站在簡陋的院門口,看著孩子們攀著梯子上桑樹去采桑葉。天上飄著蒙蒙的細雨,報曉的公雞也被驚得飛到了樹上。從“白雞”兩字可以知道,孩子們天不亮就出來采桑葉了。一個“齊”字又道出了全村出動,因為是冒著細雨,緊張程度可想而知。古人不乏關于蠶農的詩,如北宋詩人張俞的《蠶婦》:“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又如唐朝詩人來鵠的《蠶婦》:“曉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時節不閑身。若教解愛繁華事,凍煞黃金屋里人。”唐朝詩人唐彥謙的《采桑女》:“春風吹蠶細如蟻,桑芽才努青鴉嘴。侵晨采桑誰家女,手挽長條淚如雨。去歲初眠當此時,今歲春寒葉放遲。愁聽門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絲。”都對蠶農給予了深深的同情。而葉紹翁的這首詩卻采用白描,通過具體勞動場景的描寫來歌頌蠶農的辛勤勞動,沒有議論,沒有怨語,恰似一幅風景畫,但其深情和意旨又盡在詩中。這便是此詩的妙處。
上一篇:古詩《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司馬光·客中初夏(居洛初夏作)》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