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雜詩(其五)
名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導讀】
《己亥雜詩》是作者一組詩的題目。“己亥”是指道光十九年(1839)。這一年龔自珍辭官南歸,后來又北上接家屬南返,在往返途中寫了315首七言絕句,統稱為《己亥雜詩》。因為詩的內容非常廣泛,因而稱為“雜詩”。
【原詩】
浩蕩離愁白日斜①,吟鞭東指即天涯②。
落紅不是無情物③,化作春泥更護花④。
【注釋】
①浩蕩:形容廣闊或壯大。這里形容作者離別京城時的無限愁緒。白日斜:傍晚時分。莊忌《哀時命》:“處卓卓而日遠兮,志浩蕩而傷懷。”②吟鞭:一邊吟詩,一邊策馬行進。東指:作者由京返杭,起初一段路是向東走的。天涯:指作者將要去的地方遠離京城。③落紅:落花,這里是詩人自比。④此句是用落花化成肥料滋養鮮花生長來比喻自己雖然已經辭官不做,也仍然要繼續為國家培育新的人才而貢獻自己的余力。
【譯詩】
滿懷惆悵的心情離京夕陽已經西下,
邊吟詩邊策馬我向著東方直走天涯。
紅花即使到凋落時也不是無情之物,
化作春天泥土去滋養更新更美的花。
【賞析】
這是作者所寫《己亥雜詩》組詩中的第五首。全詩抒發了自己辭官離京時的復雜感情,表現了詩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淪,始終要為國家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也表達了自己希望為國家培育人才的心情。
詩的首句使用了一個重詞“浩蕩”來形容深深的離愁,寫詩人心中的離愁有如江海浩浩蕩蕩,無邊無涯,加上西斜的“白日”給蒼茫的大地籠罩了一層凄苦的色調。在這種背景的襯托下,一位滿懷離愁的詩人一邊策馬一邊吟詩向天涯走去,濃重地渲染了一種失落感和孤獨感。后兩句詩人觸景生情,代花言情,表明自己沒有沉浸在“浩蕩離愁”之中一蹶不振,而是要“化作春泥”護養鮮花,貢獻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這兩句看似寫花,實際是寫詩人的心聲。
全詩采用的是典型的移情于物的寫法,構思新巧,形象貼切,意境深遠,語言通俗而生動。尤其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兩句形象生動,比喻新穎,使詩人滿腔的愛國愛民激情,變成人們易于領會的優美詩句,有著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一直為人們所傳誦和引用。
上一篇: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雜詩(其一二五)》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
下一篇:千古是非心,一夕漁樵話.《慶東原》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