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赴洞庭舟中作
閶門曙色欲蒼蒼,星月高低宿水光。
棹舉影搖燈燭動,舟移聲拽管弦長。
漸看海樹紅生日,遙見包山白帶霜。
出郭已行十五里,唯銷一曲慢霓裳。
【注釋】
閶門:蘇州古城之西門,因傳說中天門之閶闔而得名。
包山:洞庭西山古稱,太湖中最大島嶼。
霓裳:《霓裳羽衣曲》,見《長恨歌》注。慢:大曲長調。
【評析】
槳動舟移,紅日宛若從海樹間慢慢生出,漸漸能看清洞庭山上的白霜。正是日出剎那的光景,詩人一語道出,如在目前。此詩圍繞“曙色”展開描述,造語生新,呈現了日出前后江上美景。不直接寫天上星月錯落,而寫其映在水中之倒影。“海樹紅生日”造語峭拔,“紅”乃日光所照的結果,但詩人把“紅”作為“海樹”的修飾語,直加在“海樹”之上。燭火搖動,使槳聲燈影更加朦朧;管弦幽咽,使舟行船移更顯漫長。尾聯上句寫行舟快,下句寫曲調長,所謂“景不醉人人自醉”,反差中見出一種悠閑紆徐。這正是蘇州溫潤柔情的一面。
上一篇:白居易《感鏡》詩詞注釋與評析
下一篇:白居易《春題湖上》詩詞注釋與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