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詩七絕《李白·清平調詞》詩詞賞析
李白〔二〕
云想衣裳花想容〔三〕,春風拂檻露華濃〔四〕。
若非群玉山頭見〔五〕,會向瑤臺月下逢〔六〕。
〔一〕清平調:唐大曲中調名,后為詞牌名。
〔二〕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二十五歲起“辭親遠游”,仗劍出蜀。李白少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天寶初,至長安,拜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嘆道:“子謫仙人也。”并在唐玄宗面前贊不絕口。唐玄宗在金鑾殿召見,李白當場寫賦一篇。唐玄宗賜膳,親自為他調羹,詔供奉翰林。后李白懇求還山,玄宗賜金放還。乃浪跡江湖,終日沉飲。安史之亂中,永王璘都督江陵,辟為僚佐。璘謀亂,兵敗,李白坐放夜郎,后遇赦得還。文宗時,詔以李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有《李太白集》三十卷行世。
〔三〕想:像,似。
〔四〕拂:撫摸,擬人手法。華:同“花”,此指牡丹。
〔五〕群玉:山名,神話傳說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因山中多玉故有此稱號。
〔六〕會:必然,一定是。瑤臺:西王母居住的宮殿。
【點評】詩作于唐玄宗天寶二年(743),李白待詔翰林,時唐玄宗與楊貴妃于興慶宮沉香亭前賞牡丹,命李白賦詩詠之,李白援筆而就,立進《清平調》三章。玄宗令梨園弟子“撫絲竹以促歌”,“帝自調玉笛以倚曲”。《清平調》詩原三首,此選其一。這首詩用比喻、夸張、擬人等修辭手法,以盛開的牡丹比喻楊玉環,以楊玉環比盛開的牡丹,又將楊玉環比作天上的仙女下凡,贊美楊玉環的美貌,故而深得玄宗喜愛。
上一篇:千家詩七絕《鄭會·題邸間壁》詩詞賞析
下一篇:千家詩七絕《杜常·詠華清宮》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