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①酒旗②風。
南朝③四百八十寺④,多少樓臺煙雨中。
【注釋】
①郭:外城。此處指城鎮。
②酒旗:幌子,酒樓的招牌。
③南朝: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東晉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個朝代(宋齊梁陳)的總稱。
④四百八十寺:南朝統治者信佛,修建了大量寺廟。《南史·郭祖深傳》說:“時帝大弘釋典,將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條以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窮極宏麗,僧尼十余萬,資產豐沃,所在郡縣,不可勝言。”
賞析
詩人一開篇就給我們展示了一幅江南春景圖,只見到處鶯歌燕舞、花紅柳綠。放眼望去,那鄰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到處飄揚著酒樓的旗子。在這些酒樓之外還可以看到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的寺院。這些寺院在春雨中若隱若現,平添了一份深邃和迷離。這里,詩人之所以用南朝來修飾寺廟,顯然別有深意。這一座座的寺廟,恰似當今藩鎮割據的局面,他們也是若隱若現、撲朔迷離,使整個李唐王朝千瘡百孔、風雨飄搖。而四處飄揚的酒旗又暗含了對統治者無視民生、肆意揮霍的諷刺。杜牧是一個憂國憂民之愛國詩人,這從他二十三歲時寫成的《阿房宮賦》中可窺一般。眼前那南朝統治者用民脂民膏建成的寺廟,現在都已成為歷史的遺跡,然而當朝的統治者卻并沒有從中吸取教訓,實在是可悲可嘆。這首詩中共四句,均為景語,一句一景,各有特色。詩人在布局上,既有色彩搭配(綠映紅),也有空間拓展(水村山郭)。動靜結合,古今同現。他以極其精練的語言給我們展現了一幅美麗的江南春景,同時又隱含了一個迷離深邃的歷史反思。妙筆生花,發人深思。
上一篇:古詩《杜牧·秋夕》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②》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