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古詩全文
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
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
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
峨眉山月還送君,風(fēng)吹西到長安陌。
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黃金獅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談重玄。
我似浮云殢吳越,君逢圣主游丹闕。
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古詩賞析
乾元二年(759)三月,唐肅宗因天旱大赦,太白在赦列,初夏由江陵到達(dá)江夏(今武漢市之武昌)。后來在黃鶴樓得遇鄉(xiāng)人蜀僧晏,晏正準(zhǔn)備到長安去。詩人也有東山再起之意,求人薦引,還沒有結(jié)果,因此寫了這首帶有傾慕、企盼心情的詩為僧晏送別。
全詩七言十六句,以峨眉山月貫穿始終。因為峨眉山月還是他和僧晏聯(lián)系的紐帶,也是詩人美好理想的象征。可與早期《峨眉山月歌》相參。中京,即指長安。史載,至德二載十二月(757),肅宗改成都為南京,鳳翔為西京,長安為中京,上元二年(761)仍以長安為西京。可見此詩寫于至德二載與上元二年之間。
前四句回憶作者初出峽時所見之峨眉山月,因“與人萬里長相隨”而感到親切難忘,山月隨人歸”(《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是他喜歡描寫的意境。接著四句寫作者在名勝之地黃鶴樓與僧晏相見,而僧晏是路過江夏要到長安去。太白曾多次在黃鶴樓送別,因此他的感觸也特別多。
“長安大道橫九天”以下四句寫長安佛道之盛,當(dāng)然是想象之辭,對于那里的情況詩人是熟悉不過的。黃金獅子指高僧,他們正高踞佛座說法講經(jīng),僧晏去長安聽經(jīng)受法,是可以大受教益的。白玉麈(zhu主)尾,是高級的拂塵。重玄,即《老子》的“玄而又玄”。此句意為僧晏去長安還可以與別人高談玄理。
最后四句將自己與僧晏對比,為自己滯留吳越(指長江中下游一帶,包括江夏)感到無奈,羨慕僧晏能去長安,希望他能名滿京都。僧晏是蜀僧,不可能永遠(yuǎn)在長安,他還要回到蜀中的寺院去,故以“歸時還弄峨眉月”作結(jié)。
詩寫得一氣呵成,如同行云流水。宋嚴(yán)羽說:“是歌當(dāng)識其主伴變幻之法。題立峨眉作主,而以巴東、三峽、滄海、黃鶴樓、長安陌、秦川、吳越伴之,帝都又是主中主。題用月作主,而以風(fēng)云作伴,我與君又是主中主。回環(huán)散見,映帶生輝,真有月映千江之妙,非擬議所能學(xué)。”對于本詩的構(gòu)思和章法分析得很精彩。
上一篇:《峨眉山月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下一篇:《當(dāng)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