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干《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夢繞神州路①。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②。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③?聚萬落千村狐兔④。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⑤。更南浦⑥,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⑦、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⑧?回首對床夜語⑨。雁不到⑩,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注釋
①神州:這里指中原淪陷地區。
②故宮離黍:《詩經·王風》有《黍離》篇,詩中哀嘆西周故都遍地都是禾黍,一片廢棄的景象。這里指汴京城已經荒蕪。
③“底事”二句:相傳昆侖山上有銅柱,上頂于天,稱天柱(見《神異經·中荒經》);又傳說共工與顓頊爭為帝,共工怒,觸不周山,天柱折(見《淮南子·天文訓》);還有大禹治水,破山通河,和水包山而過,一山在水中如柱,因名砥柱(見《水經注·河水》)的說法。此處三個傳說合用,以山崩河決比喻北宋王朝的覆滅。九地,九州之地,猶言遍地。
④狐兔:此處為雙關語,即指中原荒敗,野獸遍地,也指金兵的橫行。
⑤“天意”二句:這兩句出自杜甫的《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詩:“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天意乃影射皇帝的態度捉摸不透,人情則是指世人改變了從前恢復中原的積極態度。易,變易。
⑥南浦:送別的碼頭。
⑦耿斜河:明亮的銀河。
⑧“萬里”句:路途遙遠,不知貶所在哪里。
⑨“回首”句:回想起過去相對夜語的情景。
⑩雁不到:相傳大雁不過衡陽,而貶所在嶺南,故云。
11、恩怨相爾汝:指你我間纏綿悲戚。
12、大白:酒杯名。
13、《金縷》:《金縷曲》,《賀新郎》的別名。
賞析
高宗紹興十二年,因為反對和議、請斬秦檜而被貶福州的胡銓,再獲重譴,編管新州(今廣東境內),張元干作此詞相送。
這首詞的特點在于問句很多,就像屈原《天問》的體格,連連發問,在問中表達對統治者的質問和對志同道合者的支持。
“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這是第一問。為何像昆侖一樣雄莽的中流砥柱,卻自家傾毀,以致濁流泛濫,使九州之土全部陸沉?又因何而使衣冠禮樂的文明樂土,一夕之間變成狐兔盤踞橫行的凄慘之境?“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連問兩句,表達對胡銓遠謫、音書不通的無限牽掛。
“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又是一個反問句。是說極目乾坤、縱懷古今,沉思宇宙人生,所關切者絕非個人命運得失窮達,而是家國大事,豈肯為區區私家恩怨而費思量呢。
這三組問句一出,送別者與被送別者的豪邁之情、浩然之氣都充溢在字里行間。這是以情和氣貫穿全篇,以豪邁之情來寫關于家國的錐心之痛,發自內心,不可抑止,是不須苦吟琢磨的;這又像是長江波濤,一浪更接一浪地從人心間打過,警醒著庸常人生中的人們。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張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原文、注釋、譯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