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蠻子
江淮水為田,舟楫為室居。
魚蝦以為糧,不耕自有余。
異哉魚蠻子,本非左衽徒[1]。
連排[2]入江住,竹瓦三尺廬。
于焉[3]長子孫[4],戚施[5]且侏儒[6]。
擘水取魴鯉,易如拾諸途。
破釜不著鹽,雪鱗[7]芼[8]青蔬。
一飽便甘寢,何異獺[9]與狙(jū)[10]租?
人間行路難,踏地出賦[11]。
不如魚蠻子,駕浪浮空虛。
空虛未可知,會當[12]算[13]舟車。
蠻子叩頭泣,勿語桑大夫[14]。
【注釋】
[1]左衽徒:指少數民族。衽:衣襟。左衽:衣襟向左掩,我國部分少數民族的服裝形式。
[2]排:竹排,竹筏,把竹編在一起作為渡水工具。
[3]于焉:在這里。
[4]長:生養。“長子孫”即生兒育女。
[5]戚施:駝背的人。
[6]侏儒:矮子。
[7]雪鱗:指銀白色的魚。
[8]芼:以菜雜肉為羹。
[9]獺:水獺,一種捕魚為食的動物。
[10]狙(jū):獼猴。
[11]“踏地”句:接觸土地就要出賦稅,與杜荀鶴《山中寡婦》“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的意思相近。
[12]“會當”句:可能會對車船征稅。
[13]算:算賦,征稅。
[14]桑大夫:桑弘羊,漢武帝時任治粟都尉,領大司農,漢昭帝時任御史大夫,推行鹽鐵官營。這里以桑弘羊喻指以理財為急務的變法派人物。
【譯文】
長江淮河的漁民,水為田來船為家。不耕不種有余糧,糧食全是魚和蝦。奇怪呵,被稱為魚蠻子,卻不是蠻子的穿掛。編竹為排,來到江上居住,剖竹為瓦,房子又矮又狹。在這里生兒育女,駝背矮子一大家。擘開碧波捉魚蝦,好像路上取物,唾手可拿。破鍋里煮著白魚和青菜,沒有佐料,連鹽也不加。填飽肚子便睡得很香甜,就像那些獼猴和水獺。人世間的生活真艱難呵,立錐之地也得把稅納。哪里比得上魚蠻子,乘舟破浪,掠過空虛的江面,無人管轄。無人管的空虛江面也難預料,車船可能征稅,直對船家。魚蠻子叩頭哭泣,苦苦哀求,莫把他們的生活狀況告訴官家。
【解析】
元豐五年(1082)貶官黃州時作。據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載,張舜民貶官湖湘時作《漁父詩》,蘇軾取其意作《魚蠻子》。張舜民的詩著重寫漁民不受新法騷擾的桃源似神仙般的生活,意在諷刺新法。蘇軾詩也在諷刺新法,但側重點不同。蘇詩前十六句著重寫漁民所過的并非神仙般的生活,而是“何異獺與狙”的非人生活;后八句寫他們的非人生活比受賦稅剝削壓榨的一般農民好得多,他們害怕失去這種生活,一般農民遭遇的悲慘也就可想而知了。
上一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