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城坳
【原文】
新家孟城口①,古木馀衰柳。來者復(fù)為誰,空悲昔人有。
【注釋】
①孟城口:《藍(lán)田縣志》載,南朝宋武帝所筑相思城在此。
【譯文】
新家安在了孟城城門附近,古老的樹木只剩下衰頹的柳樹。到這里來的人還有誰呢?空自悲傷過去的人事繁華。
【賞析】
天寶三載(744年)以后,王維在藍(lán)田縣的輞川購買了別業(yè),和裴迪一同隱居其中,兩人“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一同歌詠了輞川二十處景致,各自寫了五言絕句二十首,由王維輯成《輞川集》,并且撰寫了序言:
“余別業(yè)在輞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華子岡、文杏館、斤竹嶺、鹿柴、木蘭柴、茱萸沜、宮槐陌、臨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欒家瀨、金屑泉、白石灘、北垞、竹里館、辛夷塢、漆園、椒園等。與裴迪閑暇各賦絕句云。”
“坳”是山間平地之意。孟城坳原是初唐詩人宋之問別墅的所在地。宋之問趨炎附勢,先后攀附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太平公主及安樂公主,為人反復(fù)無常,最后被處斬,他的別墅也就荒蕪了。
王維買下了宋之問的別墅,搬到孟城口,卻只見到幾棵衰弱無力的柳樹。詩人以極簡的筆觸,寫出了一片衰敗凋零的景象。“新宅”與“衰柳”對比強(qiáng)烈,而且畫面極不和諧,正是這種不和諧,帶給人強(qiáng)烈的視覺和心靈的沖擊。三、四兩句寫出了詩人在這種視覺沖擊下,感慨昔人已無蹤跡可尋覓,展望未來的一片茫然。人事變遷,禍福難料。詩人暫居于此,不知道未來又有何人來此?或許正如王羲之《蘭亭集序》所言:“后之視今,亦猶夫今之視昔”,也許我們今天再到輞川風(fēng)景區(qū)的孟城口,也會追憶往昔唐朝詩人王維的浪漫與悲慨。
宋之問在政治斗爭中不斷搖擺,最終走向滅亡。王維同樣是在激烈的政治斗爭中,來到了孟城口半官半隱。當(dāng)時,奸相李林甫擅權(quán),賢相張九齡遭到罷黜,王維帶著深深的失望和擔(dān)憂退隱輞川。深處政治旋渦時,王維選擇了與宋之問不同的另外一條道路,然而這條道路通向何方?一些事情,不是王維個人所能掌控和決定的。和朋友隱居山林,吟詠賦詩,排遣心中郁結(jié),可能是一種既不違反個人處事原則,又能在較為黑暗的時代保全自己的方法。
附:《孟城坳》(裴迪)
結(jié)廬古城下,時登古城上。古城非疇昔,今人自來往。
上一篇:王維《南垞》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王維《少年行四首》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