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感懷(憔悴年來甚)
【原文】
憔悴年來甚,蕭條益自傷。
風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
夜鼎[1]唯煎藥,朝髭[2]半染霜。
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
【題解】
這首詩雖然寫得充滿悲苦情緒,但還不像是入宋以后之作,因為這種悲苦更多是宗教情懷。詩里記述了李煜愁病交加、無法排遣的境況,以及希望能在痛苦煎熬中得到解脫。聯想到李煜即位后期國勢日衰,北宋大軍日見侵逼的現實,這首詩反映的就不僅是對病體的憂嘆,還有心病和愁苦在其中,對國事的擔憂也隱隱可見。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評論這首詩時,批評李煜“集中多言病”,沒有帝王氣象。方回應該是讀過李煜作品集的,他認為這首詩是李煜作于為君王時,應該是有根據的。
【注釋】
[1]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兩耳。
[2]髭(zī):嘴邊的胡子。
【譯文】
本就重病在身,精神憔悴,看到外邊一片蕭條的深秋景象,心中不禁又多了一份哀傷。寒秋的風雨侵入病骨,讓人愁腸哽咽。夜里給自己煮調理身體的藥,到了早上胡須就變白了,如同秋霜。誰能替我問問佛祖,為什么讓我承受亡子、亡妻、國衰、病篤等種種痛苦。
【賞析】
全詩摹寫肉體、精神的痛苦揮之不去,纖毫入微,但在內容上卻是毫無生氣。詩的開端便將自己置于漫無邊際的痛苦之中。“憔悴年來甚,蕭條益自傷。”近年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身邊親人接連亡故,令人黯然神傷。寥寥十字,卻能刻畫出茫茫天地間一個孤獨悲傷的靈魂。“風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描寫風雨之下病骨難支的病態,側面寫出悲傷對人身體的摧殘。“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通過“煎藥”“朝髭”兩個細節進一步凸現哀愁導致的病態。最后一句,詩人將疑問轉向縹緲的佛祖:我的人生因果究竟是什么?誰能替我問問佛祖?此詩把體病、心病、人情、秋景、家事、國事等融合在一體,全詩都籠罩在一層傷感的云霧中。
上一篇:李煜《病中書事(病身堅固道情深)》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煜《病起題山舍壁(山舍初成病乍輕)》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