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館
【原文】
獨坐幽篁里①,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注釋】
①幽篁:幽深的竹林。
【譯文】
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引聲長嘯。山林深寂無人知曉我在哪里,只有一輪明月照在我這里。
【賞析】
此詩色籟俱清,讀之肺腑若洗,既沒有炫目的景語,也沒有動人的情語,沒有哪個字特別精巧,可謂渾然天成之作。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描寫詩人坐在幽深寂靜的竹林中彈琴、嘯歌,這里所塑造的是一種魏晉名士的高雅形象。魏晉名士多喜歡觀竹、撫琴、長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山陽縣的竹林之下,喝酒、縱歌,遠離事務,肆意酣暢。東晉王微之愛竹,聲稱“何可一日無此君(竹)”,竹林,被賦予了文人清雅之地的文化內涵。
彈琴長嘯,也是魏晉名士的風姿。嵇康《贈秀才從軍》“目送歸鴻,手揮五弦”。魏晉狂士阮籍曾經有過“蘇門長嘯”的故事,阮籍到蘇門山尋訪一位不知名的隱士(傳說是道教人物孫登),阮籍與他討論“太古無為之道”與“五帝三王之意”,他都不作回答,阮籍對他長嘯,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笑著說:“可以再來一次。”阮籍再次長嘯。待到意興已盡,便下山離開,約莫回到半山腰處,聽到山頂上眾音齊鳴,好像幾種器樂合奏,樹林山谷都傳來回聲。阮籍回頭一看,原來是剛才那個人在長嘯(《世說新語·棲逸》)。
魏晉“竹林七賢”適逢司馬氏篡魏之時,政治斗爭激烈,多有小人奸臣當道,他們隱居山林,以狂妄姿態示人以自保。詩人的處境,與他們是有些相似的。天寶年間李林甫、楊國忠先后當權,王維選擇隱退自保,其心跡與“竹林七賢”有些相似,在竹林中彈琴長嘯的君子,不僅是高雅、瀟灑而已,更有一種難以言說的苦悶。
誰能夠了解詩人的這番心跡呢?詩人以為,外世之人是不太了解的,“深林人不知”即吟詠外世之人對于詩人的“不知”,靈氣清澈的林中之月,似乎能夠了解詩人的這番心意,如水般照拂在詩人身上。在林中彈琴長嘯的君子,似乎已經浸潤了竹林的幽寂與月光的清華,而竹林與月光,又傾聽著詩人琴聲、嘯聲中的訴說。詩歌以平白無奇的語言,寫出了一種景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
上一篇:王維《相思》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王維《終南別業》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