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行
少年十五二十時,
步行奪取胡馬騎 ① 。
射殺山中白額虎 ② ,
肯數鄴下黃須兒。
一身轉戰三千里,
一劍曾當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
虜騎崩騰畏蒺藜。
衛青不敗由天幸,
李廣無功緣數奇。
自從棄置便衰朽 ③ ,
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時飛箭無全目 ④ ,
今日垂楊生左肘。
路傍時賣故侯瓜,
門前學種先生柳。
茫茫古木連窮巷 ⑤ ,
寥落寒山對虛牖 ⑥ 。
誓令疏勒出飛泉,
不似潁川空使酒。
賀蘭山下陣如云,
羽檄交馳日夕聞。
節使三河募年少 ⑦ ,
詔書五道出將軍。
試拂鐵衣如雪色,
聊持寶劍動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將 ⑧ ,
恥令越甲鳴吾君 ⑨ 。
莫嫌舊日云中守,
猶堪一戰立功勛 ⑩ 。
【校】
①取,《樂府詩集》作“得”。
②山中,一作“中山”,一作“陰山”。
③便,凌本作“更”。
④箭,當作“雀”。
⑤茫茫,顧元緯本、凌本、《文苑英華》、《唐詩品匯》俱作“蒼茫”。連,一作“迷”。
⑥寥,一作“遼”。
⑦三,劉本、顧可久本、《唐詩品匯》俱作“山”,誤。
⑧大,劉本、凌本、顧可久本、《唐詩品匯》俱作“天”。
⑨恥,《唐詩品匯》作“敢”。吾君,劉本、《樂府詩集》、《唐詩正音》、《唐詩品匯》俱作“吳軍”,誤。
⑩立,《唐詩正音》作“樹”,《樂府詩集》、《文苑英華》作“取”。
【注】
白額虎: 《晉書》:“周處謂父老曰:‘今時和歲豐,何苦而不樂耶?’父老嘆曰:‘三害未除,何樂之有?’處曰:‘何謂也?’答曰:‘南山白額猛獸,長橋下蛟,并子為三矣。’處乃入山,射殺猛獸,因投水搏蛟。”
黃須兒: 劉孝標《世說》注:“《魏略》曰: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太祖卞太后第二子,性剛勇而黃須。北討代郡,獨與麾下百馀人突虜而走。太祖聞曰:‘我黃須兒可用也。’”
轉戰: 轉戰,謂相馳逐戰斗也。《后漢書》:“逾越險阻,轉戰千里。”
虜騎: 曹植詩:“虜騎數遷移。”
蒺藜: 《六韜》:“木蒺藜,去地二尺五寸,百二十具,敗步騎,要窮寇,遮走北。狹路微徑,張鐵蒺藜,芒高四寸,廣八寸,長六尺以上,千二百具,敗走騎。”《埤雅》:“蒺藜布地蔓生,子有三角,刺人,狀如菱而小。今兵家乃鑄鐵為之,以梗敵路,亦呼蒺藜。”
天幸: 《漢書》:“霍去病所將常選,然亦敢深入,常與壯騎先其大軍,亦有天幸,未嘗困絕也。”按,“天幸”乃去病事,今指衛青,蓋誤用也。
數奇: 《史記·李廣傳》:“元朔六年,廣復為后將軍,從大將軍軍出定襄,擊匈奴。諸將多中首虜率,以功為侯者,而廣軍無功。元狩四年,廣從大將軍青擊匈奴。青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如淳注:“數為匈奴所敗,奇為不偶也。”《索隱》曰:“案,服虔云:‘作事數不偶也。’”《宋景文公筆記》:“《漢書·李廣傳》‘數奇’注,切為所角反,故學者皆曰‘數奇’音朔。孫宣公奭,當世大儒,亦從曰‘數’。后予得江南本,乃所具反,由是復觀顏注,乃顏破朔從所具反,云世人不之覺。”《齊東野語》:“《李廣傳》‘廣數奇,毋令當單于’注:‘奇,不偶也,言廣命只不偶也。數,音所角切;奇,居宜切。’宋景文以為江南本《漢書》‘數’乃所具切,‘角’字乃‘具’字之誤耳。然或以為疑。余因考《藝文類聚》、《馮敬通集》‘吾數奇命薄’,《唐文粹》徐敬業詩‘數奇良可嘆’,王維詩‘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杜甫詩‘數奇謫關塞,道廣存箕潁’,羅隱詩‘數奇當自愧,時薄欲何干’,東坡詩‘數奇逢惡歲,計拙集枯梧’,觀其偶對,則數為命數,非疏數之數,音所具切明矣。”
全目: 鮑照詩:“驚雀無全目。”李善注:“《帝王世紀》曰:帝羿有窮氏與吳賀北游,賀使羿射雀,羿曰:‘生之乎?殺之乎?’賀曰:‘射其左目。’羿引弓射之,誤中右目,羿抑首而愧,終身不忘。故羿之善射,至今稱之。”
左肘: 見三卷“楊枝肘”注。
故侯瓜: 《史記》:“邵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于長安城東,瓜美,故世俗謂之‘東陵瓜’。”
疏勒: 《后漢書》:“耿恭以疏勒城旁有澗水可固,乃引兵據之。匈奴來攻恭,于城下擁絕澗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馬糞汁而飲之。恭仰嘆曰:‘聞昔貳師將軍拔佩刀刺山,飛泉涌出;今漢德神明,豈有窮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為吏士禱。有頃,水泉奔出,眾皆稱萬歲。乃令吏士揚水以示虜。虜出不意,以為神明,遂引去。”
潁川: 《史記》:“灌夫為人剛直使酒,家累數千萬,食客日數十百人。陂池田園,宗族賓客為權利,橫于潁川。”師古曰:“使酒,因酒而使氣也。”
賀蘭山: 《元和郡縣志》:“賀蘭山在靈州保靜縣西九十三里。山有樹木青白,望如駁馬,北人呼駁為賀蘭,其山阿東望云中,形勢相接,迤邐向北,經靈武縣,又西北經保靜西;又北經定遠城西,又東北抵河,其抵河之處亦名乞伏山,在黃河西,從首至尾,有像月形。南北約長五百馀里,直邊城之拒防山之東。”
羽檄: 《漢書·高帝紀》:“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師古注:“檄者以木簡為書,長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則加以鳥羽插之,示速疾也。”魏武奏事云:“今邊有警,輒露檄插羽。”陸倕《石闕銘》:“羽檄交馳,軍書狎至。”
節使: 劉孝威詩:“邊城多警急,節使滿郊衢。”
三河: 《史記·貨殖傳》:“昔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內,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水經注》:“韋昭曰:河南、河東、河內為三河也。”
五道: 《漢書·常惠傳》:“漢大發十五萬騎,五將軍分道出。”《匈奴傳》:“遣御史大夫田廣明為祁連將軍,四萬馀騎,出西河;度遼將軍范明友三萬馀騎,出張掖;前將軍韓增三萬馀騎,出云中;后將軍趙充國為蒲類將軍,三萬馀騎,出酒泉;云中太守田順為虎牙將軍,三萬馀騎,出五原;凡五將軍,兵十馀萬騎,出塞各二千馀里。”
星文: 見十四卷“七星文”注。
燕弓: 顧可久謂“燕弓”合作“天弓”,引弧九星為天弓為解;“天將”合作“燕將”,引安祿山反范陽為解。成按:《列子》云:“紀昌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左思《魏都賦》云:“燕弧盈庫而委勁。”李周翰注:“燕弧角弓出幽燕地。”則燕弓之見稱于世久矣。故溫飛卿詩亦有“燕弓弦勁霜封瓦”之句,不得疑其字之誤也。天將,自當依《文苑英華》、《唐文粹》、《樂府詩集》本作“大將”為是。
越甲: 《說苑》:“越甲至齊,雍門子狄請死之。齊王曰:‘鼓鐸之聲未聞,矢石未交,長兵未接,子何務死之?為〔人臣之禮邪〕?’雍門子狄對曰:‘昔者王田于囿,左轂鳴,車右請死之,王曰:“子何為死?”車右曰:“為其鳴吾君也。”王曰:“左轂鳴者,工師之罪也,子何事之有焉?”車右曰:“臣不見工師之乘,而見其鳴吾君也。”遂刎頸而死,知有之乎?’齊王曰:‘有之。’雍門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鳴吾君,豈左轂之下哉?車右可以死左轂,而臣獨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頸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曰:‘齊王有臣鈞如雍門子狄,擬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甲而歸。齊王葬雍門子狄以上卿之禮。”
云中守: 《漢書·馮唐傳》:“上既聞廉頗、李牧為人,良說,乃拊髀曰:‘吾獨不得廉頗、李牧為將,豈憂匈奴哉!’唐曰:‘陛下雖有廉頗、李牧,不能用也。’上曰:‘公何以言吾不能用頗、牧也?’唐曰:‘臣竊聞魏尚為云中守,軍市租盡以給士卒,出私養錢,五日一殺牛,以饗賓客軍吏舍人,是以匈奴遠避,不及云中之塞。虜嘗一入,尚率車騎擊之,所殺甚眾。夫士卒盡家人子,起田中從軍,安知尺籍 (符伍) 〔伍符〕?終日力戰,斬首捕虜,上功莫府,一言不相應,文吏以法繩之。其賞不行,吏奉法必用。愚以為陛下法太明,賞太輕,罰太重。且云中守尚坐上功首虜差六級,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罰作之。由是言之,陛下雖得李牧,不能用也。’文帝悅。是日,令馮唐持節赦魏尚,復以為云中守。”
上一篇:王維《納涼》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苦熱》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