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懷
(一)
玉砌[1]孤行夜有聲,美人[2]淚眼尚分明。
莫愁此夕情何限[3]?指點荒煙鎖石城[4]。
題解
這組詩初刊于1909年12月《南社》第一集,當為本年詩人客居日本時所作。柳亞子在《蘇曼殊詩年月考證》中認定這兩首詩是1909年上半年在日本的作品。查曼殊署有“劉三詩人點鐵”的手稿,這組詩確與1909年上半年的作品抄在一起,故可證此說無疑。此二首后又別見于1913年11月、1915年1月《生活日報》的附張 《生活藝府》,以及1914年5月《民國》第一號《燕子龕隨筆》,后者題目改為《寄劉三白門二絕》。至于具體內容,按柳無忌的看法,當為懷念淮河上伎人金鳳而作。而第二首則是向認識金鳳的劉三訴說自己的心境的。1908年1月2日,曼殊嘗馳函劉三,云:“由東京轉來手教,未開緘時,欣喜無極,至誦大作,則不禁涔涔墮淚也!真知我者公耳!” 似可參印。
注釋
[1]玉砌——白玉一般的石階。
[2]美人——指金鳳。秦淮河上的歌伎,曼殊1905年在南京軍小學任教時與她相識。柳亞子《答馬仲殊先生書》:“詩中有‘美淚眼尚分明’句,大概就是指金鳳了。”
[3]莫愁——指莫愁湖。在南京市水西門外,風景幽絕。明代為徐中山園,相傳六朝時有女子盧莫愁居此,故名。按:此時金鳳已嫁人,自難與其再續前緣。雖然如此,詩人對金鳳猶情有所鐘,故曰“情何限”。
[4]石城——即“石頭城”。《元和郡志》:“石頭城在(元和)縣西四百里,即楚之金城也。吳改為石頭城。”此指南京。
(二)
生天成佛[1]我何能?幽夢無憑恨不勝[2]。
多謝劉三問消息,尚留微命作詩僧[3]。
注釋
[1]生天成佛——佛教用語,指生于天界。《釋氏要覽》引《正法念經》:“持戒不殺、不盜、不淫,由此三善得生天。”成佛——即成正覺,并由此達到寂滅一切煩惱和圓滿一切“清靜功德”的“涅槃”境界。
[2]幽夢——深邃的夢境,此喻詩人與金鳳之間的情愛。曼殊于1907年11月28日曾馳函劉三云:“曼根器淺薄……前此所為,無一是處,都因無閱歷,故人均以此疏曼,思之成痗……曼處境極苦,深契如兄,豈不知之?家庭事雖不足為兄道,每一念及,傷心無極矣!嗟夫!劉三,曼誠不愿棲遲于此五濁惡世也。”——此即“恨不勝”之意涵所在。
[3]微命——微賤的生命。詩僧——長于作詩的僧人。語出清代鄭方坤《五代詩話》僧可朋條:“南方浮屠,能詩者多矣。”
上一篇:《晨起口占》賞析與注釋
下一篇:《本事詩(十首)》賞析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