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韋太守陟
荒城自蕭索,萬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聞歸鴻。
寒塘映衰草,高館落疏桐。
臨此歲方晏,顧景詠悲翁 ① 。
故人不可見,寂寞平林東。
【校】
①詠,《唐詩品匯》作“問”。
【注】
韋陟: 按,劉昫《唐書》韋陟本傳:“陟累官吏部侍郎,為李林甫所忌,出為襄陽太守,歷陳留采訪使,以親累貶鐘離太守,尋移河東太守。肅宗即位,起為吳郡太守,累官吏部尚書。因宗人伐墓柏,坐不能禁,出為絳州刺史。”凡五為太守。右丞寄此詩時,不知為何郡太守也。本傳云:“陟丁父憂,居喪過禮。自此杜門不出八年。與弟斌相勸勵,探討典墳,不舍晝夜,文華當代,俱有盛名,于時才名之士王維、崔顥、盧象等,常與陟唱和游處。”
嘹唳: 陶弘景詩:“凄切嘹唳傷夜情。”《韻會》:“嘹,唳雁聲。”
寒塘: 何遜詩:“露濕寒塘草。”
疏桐: 梁元帝詩:“樓前飄密柳,井上落疏桐。”
歲方晏: 謝莊《月賦》:“月既沒兮露欲晞,歲方晏兮無與歸。”
悲翁: 按,《宋書》漢鼓吹鐃歌十八曲,二曰《思悲翁》。陸機《鼓吹賦》:“詠悲翁之流思。”沈炯詩:“杖策尋遺老,歌嘯詠悲翁。”庾信《竹杖賦》:“拉虎捭熊,予猶稚童;觀形察貌,子實悲翁。”
平林: 毛萇《詩傳》:“平林,林木之在平地者也。”
上一篇:王維《奉和楊駙馬六郎秋夜即事》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寄荊州張丞相》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