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野年八十五尚聞買妾述古令作詩①
錦里先生自笑狂② ,莫欺九尺鬢眉蒼。
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③ 。
柱下相君猶有齒④ ,江南刺史已無腸⑤ 。
平生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⑥ 。
① 熙寧六年(1073)作于杭州。張子野:名先,湖州(今屬浙江)人,天圣八年進士,初為宿州掾,后以秘書丞知吳江,改嘉禾判官,晏殊知永興軍,辟為通判,復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安州、虢州,以都官員外郎致仕,著有《安陸集》及《張子野詞》。述古:即杭州知府陳襄,見《和陳述古拒霜花》注①。
② 錦里先生:杜甫《南鄰》:“錦里先生烏角巾。”此處戲稱張先。
③ “詩人”二句:鶯鶯、燕燕,喻妾(實指歌女)。元稹《鶯鶯傳》謂崔氏之女鶯鶯,唐貞元中,與張生戀于蒲州普救寺之西廂。又《詩·邶風·燕燕》毛傳:“衛莊姜送歸妾也。”或說唐人張祜妾名燕燕。葉夢得《石林詩話》:“張先郎中能為詩及樂府,至老不衰。子瞻作倅時,先生已八十余,家猶蓄聲妓。子瞻贈詩云‘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蓋全用張氏故事實之。”
④ 柱下相君:指漢代張蒼,秦時為御史,主管柱下方書。入漢,為丞相十余年,后病免,口中無齒,專食人乳,妻妾以百數,年百余歲乃卒。見《漢書》本傳。
⑤ 江南刺史:王文誥注:“白樂天《山游示小妓》詩:‘莫唱楊柳枝,無腸與君斷。’”又引何焯云:“江南刺史,似用張又新事。”張又新:唐武宗會昌二年為江州刺史,《唐才子傳》卷六稱其“善為詩”,嘗曰:“我少年擅美名,意不欲仕宦,惟得美妻,平生足矣。”“后過淮南,(于)李紳筵上得一歌姬,與之偕老。”
⑥ “平生”二句:漢代張禹封安昌侯。其弟子有彭宣、戴崇。禹愛崇,嘗延入后堂飲食,婦女相對,優人弦管,昏夜乃罷。然對彭宣,則敬而遠之,每次來只是講論經義,杯酒相對,未嘗至后堂。見《漢書·張禹傳》。此處蘇軾以張禹比張先,而以彭宣自喻。
上一篇:蘇軾《陌上花三首并引》注釋
下一篇:蘇軾《書雙竹湛師房二首(選一首)》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