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二首(又見桐花發舊枝)
【原文】
其一
又見桐花[1]發舊枝,一樓煙雨暮凄凄。
憑闌[2]惆悵人誰會,不覺潸然淚眼低。
其二
層城[3]無復見嬌姿,佳節纏哀不自持。
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4]上哭蛾眉。
【題解】
這兩首悼亡詩同是為愛妻昭惠皇后所作。《女憲傳》:“(大周后娥皇病故,李煜)每于花朝月夕,無不傷懷?!睘槠渥髟娙舾?,其中有此二首。
從詩里“又見桐花發舊枝”“空有當年舊煙月”等句看,這兩首詩應當是在愛妻去世一年后所作,也就是公元965年或以后。詩中的“一樓煙雨暮凄凄”“芙蓉城上哭蛾眉”都是情景交融的好句,意象迷離,令人感傷。
【注釋】
[1]桐花:指梧桐的花。桐花是清明節的節花,常表示鄉愁、相思、祭祀等義。白居易《寒食江畔》:“聞鶯樹下沉吟立,信馬江頭取次行。忽見紫桐花悵望,下邦明日是清明?!?/p>
[2]憑闌:憑欄,身倚欄桿。
[3]層城:指京師,王宮。陳子昂《感遇》詩之二十六:“宮女多怨曠,層城閉蛾眉?!?/p>
[4]芙蓉城:古代傳說中的仙境。歐陽修《六一詩話》:“曼卿卒后,其故人有見之者云,恍惚如夢中,言我今為鬼仙也,所主芙蓉城?!边@里指金陵。
【譯文】
其一
不止一次地見到桐花發于舊枝,自己憑欄遠眺,想擺脫滿懷愁緒,但依然落寞惆悵,這種心情是無人能夠理解的。想到此,禁不住潸然淚下,低頭哀思。
其二
以前節日里兩人一同登上王宮的城樓觀賞風光,現如今獨自登上城樓,不見愛妻面容,佳節中更覺哀不自勝。
【賞析】
第一首詩重在描寫眼前的景色?!坝忠娡┗òl舊枝,一樓煙雨暮凄凄”,均是眼前之景。第二首詩重在描寫想象中的世界,比第一首的設境更加開闊。除“層城”外,“芙蓉城”在傳說中也是仙人所居之地,再加上“空有當年舊煙月”,都寫的是高空世界,意象壯闊,想像宏遠,給人以上窮碧落之感。
“一樓煙雨暮凄凄”,是個極好的藝術造型,是寫愁的名句。李后主寫愁名句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使愁有了無窮無盡、持續不斷的形象之感。這句“一樓煙雨暮凄凄”,與賀方回的“一川煙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一樣,使無形的愁有了具體可感的形象?!翱沼挟斈昱f煙月”一句充滿豐富的藝術內涵,與唐詩中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一樣,都是發物是人非之嘆。當年李后主與愛妻周娥皇兩人在煙月下恩恩愛愛,傾訴衷腸,而如今煙月下的景色依舊那么迷人,但是卻沒有妻子陪伴在身旁,想到愛妻已故,就不能不讓人愁腸萬斷、“纏哀不自持”了。
上一篇:李煜《悼詩(永念難消釋)》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煜《搗練子令(云鬢亂)》原文,注釋,譯文,賞析